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下的人格权立法模式——兼论否定一般人格权立法

被引:7
作者
李莉
机构
[1] 暨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 立法技术; 立法价值; 一般人格权; 人格权立法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立法者面临的选择困难有两种,其一是技术层面,其二是价值层面,人格权立法模式属于技术层面问题,更应该从立法技术角度进行分析和选择。德国的一般人格权是在过时的法律思维与法学方法的障碍下,通过不恰当的方式产生的,其在立法技术上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不当、概念不明、逻辑不清的弊病,是立法技术逻辑与价值逻辑背离的产物,在我国民法体系下应该做"其他人格利益"的解读。我国在人格权的立法模式上应采取具体人格权利与其他人格利益保护的一般条款相结合的示例形式,这样不仅能使立法技术习惯和形式体系统一,还能使法官的"自由与约束"达到很好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人格权主观权利地位的确立与立法选择 [J].
刘召成 .
法学, 2013, (06) :26-36
[2]   一般人格权和侵权法结构的互动关系 [J].
沈建峰 .
天津法学, 2013, 29 (02) :19-24
[4]   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 [J].
冉克平 .
法学, 2009, (08) :133-144
[6]   权利,抑或法益?——一般人格权本质的再讨论 [J].
熊谞龙 .
比较法研究, 2005, (02) :51-57
[7]   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 [J].
霍尔斯特·埃曼 ;
杨阳 .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0, (01) :211-220
[8]  
当代罗马法体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 萨维尼, 2010
[9]  
民法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施瓦布, 2006
[10]  
近代私法史[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弗朗茨·维亚克尔(FranzWieacker)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