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河南鸡冠洞降水、滴水和现生碳酸钙的δ18O变化特征及其环流意义
被引:20
作者:
赵景耀
[1
,2
,3
]
杨琰
[1
,2
,3
]
彭涛
[4
]
郭延伟
[1
,2
,3
]
任小凤
[1
,2
,3
]
张银环
[1
,2
,3
]
聂旭东
[1
,2
,3
]
刘肖
[1
,2
,3
]
李建仓
[5
]
凌新有
[5
]
张志钦
[5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环境-重庆南川野外基地
[3] 西南大学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实验室
[4]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5] 洛阳鸡冠洞景区管理处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洞穴现生碳酸钙;
氧同位素;
ENS0循环;
豫西鸡冠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河南西部栾川县鸡冠洞2009年10月2012年10月3个完整水文年的大气降水、洞穴滴水氢氧稳定同位索及洞穴现生碳酸钙δ18O的连续监测,探讨研究区岩溶记录的夏季风水汽源δ18O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结果表明:1)栾川地区大气降水δ18O在研究时段内变化范围为1.2‰-16.1‰,夏季(7~9月)大气降水δ18O加权平均值-10.8‰;鸡冠洞中滴水δ18O变化范围为-7.3‰-11.9‰,平均值-9.4‰;鸡冠洞中现生碳酸钙δ18O变化范围为-6.6‰-10.1‰,平均值-8.7‰;研究区大气降水、洞穴滴水和洞穴现生碳酸钙的δ18O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夏秋偏轻冬春偏重。2)栾川地区大气降水线为:δD=8.10δ18O+10.51,接近全球大气降水线。3)研究区大气降水中δ18O的雨量效应不显著,但对环流效应记录敏感,响应2009年10月2010年10月El Nino和La Nina的转换过程,El Nino期间研究区大气降水、滴水和现生碳酸钙的δ18O显著偏重,且大气降水过量氘(d)明显偏高,而La Nina期间的δ18O和过量氘(d)变化特征则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1106 / 1116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