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鸡冠洞降水、滴水和现生碳酸钙的δ18O变化特征及其环流意义

被引:20
作者
赵景耀 [1 ,2 ,3 ]
杨琰 [1 ,2 ,3 ]
彭涛 [4 ]
郭延伟 [1 ,2 ,3 ]
任小凤 [1 ,2 ,3 ]
张银环 [1 ,2 ,3 ]
聂旭东 [1 ,2 ,3 ]
刘肖 [1 ,2 ,3 ]
李建仓 [5 ]
凌新有 [5 ]
张志钦 [5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环境-重庆南川野外基地
[3] 西南大学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实验室
[4]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5] 洛阳鸡冠洞景区管理处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洞穴现生碳酸钙; 氧同位素; ENS0循环; 豫西鸡冠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河南西部栾川县鸡冠洞2009年10月2012年10月3个完整水文年的大气降水、洞穴滴水氢氧稳定同位索及洞穴现生碳酸钙δ18O的连续监测,探讨研究区岩溶记录的夏季风水汽源δ18O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结果表明:1)栾川地区大气降水δ18O在研究时段内变化范围为1.2‰-16.1‰,夏季(7~9月)大气降水δ18O加权平均值-10.8‰;鸡冠洞中滴水δ18O变化范围为-7.3‰-11.9‰,平均值-9.4‰;鸡冠洞中现生碳酸钙δ18O变化范围为-6.6‰-10.1‰,平均值-8.7‰;研究区大气降水、洞穴滴水和洞穴现生碳酸钙的δ18O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夏秋偏轻冬春偏重。2)栾川地区大气降水线为:δD=8.10δ18O+10.51,接近全球大气降水线。3)研究区大气降水中δ18O的雨量效应不显著,但对环流效应记录敏感,响应2009年10月2010年10月El Nino和La Nina的转换过程,El Nino期间研究区大气降水、滴水和现生碳酸钙的δ18O显著偏重,且大气降水过量氘(d)明显偏高,而La Nina期间的δ18O和过量氘(d)变化特征则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1106 / 111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甘肃武都万象洞方解石现代沉积控制因素分析 [J].
桑文翠 ;
张德忠 ;
王晓锋 ;
白益军 ;
张平中 ;
吴秀平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5) :936-944
[2]   “8.2ka”事件的湖北神农架高分辨率年纹层石笋记录 [J].
邓朝 ;
汪永进 ;
刘殿兵 ;
张振球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5) :945-953
[3]   2010年西北太平洋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成因分析 [J].
龚振淞 ;
陈丽娟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3) :342-352
[4]   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组成的高分辨率记录——以桂林地区为例 [J].
吴夏 ;
朱晓燕 ;
张美良 ;
白晓 ;
张碧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2) :182-188
[5]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J].
李汀 ;
琚建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1) :27-37
[6]   1998和2010年夏季降水异常成因的对比分析:兼论两类不同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 [J].
王钦 ;
李双林 ;
付建建 ;
李国平 .
气象学报, 2012, 70 (06) :1207-1222
[7]   豫西山区“10·7”暴雨洪水分析 [J].
刘爱姣 .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 (15) :42-43
[8]   近30年ENSO研究进展回顾 [J].
任福民 ;
袁媛 ;
孙丞虎 ;
曹璐 .
气象科技进展, 2012, 2 (03) :17-24
[9]   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J].
袁媛 ;
杨辉 ;
李崇银 .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467-478
[10]   黔北洞穴石笋记录的GIS-8事件亚旋回特征 [J].
何尧启 ;
姜修洋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3) :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