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土壤磷的积累特征及其环境效应——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10
作者
郭胜利
车升国
梁伟
党廷辉
杨勤科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小流域; 土地利用; 磷肥投入; 土壤磷积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了解土壤磷素积累特征对调控磷肥使用、降低农田磷素的环境风险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小流域为对象,分析了18年来(19862004年)综合治理条件下流域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P)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水溶性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截至到2004年,流域磷素积累由塬面逐步向塬坡和沟道扩展。2004年,农田土壤全磷(752 mg.kg-1)和Olsen-P(20.2 mg.kg-1)较1986年分别提高了45%和3.5倍,相当于每年全磷提高13 mg P.kg-1,Oslen-P每年提高1.0 mg.kg-1,流域50%的农田土壤Olsen-P含量超过15 mg.kg-1。与1993年大规模建立果园时相比,果园土壤全磷每年提高2030 mg P.kg-1,Olsen-P每年提高34 mg.kg-1,2004年已有70%的果园土壤Olsen-P含量超过15 mg.kg-1,2060cm土层的果园全磷和Olsen-p含量也逐渐提高。但林草地的全磷没有显著变化,Olsen-P依然低于5.0 mg.kg-1。1986年以来,无机磷肥的持续投入是流域土壤磷素积累的主导因素。流域土壤Olsen-P与全磷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1);水溶性磷与Olsen-P含量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01)。土壤磷素大量积累已成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当前十分迫切的农田环境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71 / 11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23个土壤磷素淋失风险评估 Ⅱ.淋失临界值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磷吸附特性的关系 [J].
赵小蓉 ;
钟晓英 ;
李贵桐 ;
鲍华军 ;
李浩浩 ;
熊桂荣 ;
林启美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11-3017
[2]   中国东北地区中长期畜禽粪尿资源与污染潜势估算 [J].
马林 ;
王方浩 ;
马文奇 ;
张福锁 ;
范明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8) :170-174
[3]   陕西苹果主产区丰产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 [J].
刘子龙 ;
张广军 ;
赵政阳 ;
梁俊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02) :50-53
[4]   磷素吸附特性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J].
郭胜利 ;
党廷辉 ;
刘守赞 ;
郝明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1) :33-39
[5]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6]  
土壤磷素水平和水体环境保护[J]. 鲁如坤.磷肥与复肥. 2003(01)
[7]   咸阳地区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及建议 [J].
李会民 ;
程雪绒 ;
徐驰 ;
殷小云 ;
杨淑惠 ;
杨驱虎 .
陕西农业科学, 2002, (02) :10-12
[8]  
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研究 Ⅲ.全国和典型地区养分循环和平衡现状[J]. 鲁如坤,刘鸿翔,闻大中,钦绳武,郑剑英,王周琼.土壤通报. 1996(05)
[9]   陕西省红富士苹果果园施肥调查 [J].
隋鹏飞 ;
史进元,李文祥 .
土壤肥料, 1995, (01) :35-37
[10]   黄土地区土壤中磷的含量分布、形态转化与磷肥合理施用 [J].
彭琳 ;
彭祥林 .
土壤学报, 1989, (04) :34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