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中国西部大城市制造业企业迁移特征、模式及机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19
作者
郭杰 [1 ,2 ]
杨永春 [1 ,3 ]
冷炳荣 [1 ,4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海德堡大学地理学院
[3] 兰州大学教育部西部环境重点实验室
[4]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制造业; 企业迁移模式; 演化机制; 西部大城市; 兰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企业迁移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论题之一,是一种从微观个体出发理解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的重要视角。利用兰州市制造业企业迁移信息,从迁移规模、方式、距离及迁移跨度4个方面对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位移特征进行分析,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西部大城市制造业企业迁移的模式、路径及其形成机制。案例分析表明:中国西部大城市制造业企业迁移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单一行政主导的"梯度式"迁移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企业自主选择的"渐进式"迁移与政府先行主导的"跳跃式"迁移相结合的模式过渡,大体上经历了向心式集中迁移、中心-外围互迁、外向型跨越式迁移3个阶段。研究还表明,经济体制转型、地方政府自主经营权下放等宏观环境变化,地方政策影响下的旧城更新、开发区建设、城市内外交通设施改善,企业自身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内在扩张需求等诸多因素相互组合及综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推动了中国西部大城市制造业企业的空间迁移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872 / 188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北京市制造业分布的圈层结构演变——基于第一、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的分析 [J].
刘涛 ;
曹广忠 .
地理研究, 2010, 29 (04) :716-726
[2]   苏州市区信息通讯企业空间集聚与新企业选址 [J].
袁丰 ;
魏也华 ;
陈雯 ;
金志丰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53-163
[3]   基于多重动力机制的集群企业迁移及区域影响——以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为例 [J].
朱华晟 ;
王缉慈 ;
李鹏飞 ;
李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3) :329-336
[4]   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 [J].
樊杰 ;
王宏远 ;
陶岸君 ;
徐建红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131-141
[5]   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与南京城市空间重构 [J].
吕卫国 ;
陈雯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142-152
[6]   1949年以来兰州城市资本密度空间变化及其机制 [J].
杨永春 ;
伍俊辉 ;
杨晓娟 ;
侯利 ;
李志勇 ;
向发敏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189-201
[7]   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现状及特征分析 [J].
魏后凯 ;
白玫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9) :13-24
[8]   基于OPM模型的北京制造业区位因子的影响分析 [J].
楚波 ;
梁进社 .
地理研究, 2007, (04) :723-734
[9]   国外企业迁移研究综述 [J].
王业强 .
经济地理, 2007, (01) :30-35
[10]   基于距离的北京制造业空间集聚 [J].
刘春霞 ;
朱青 ;
李月臣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47-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