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26
作者
刘成
胡湛波
郝晓明
柏燕艳
机构
[1] 广西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河道; 黑臭; 评价模型; 河道整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15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介绍了城市河道黑臭的成因及机理,评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目前国内外各类河道黑臭评价模型进行比较,筛选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有机污染指数模型、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模型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这几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模型并进行分析,并对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模型建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南宁市竹排冲河道水体黑臭评价模型建立研究 [J].
郝晓明 ;
胡湛波 ;
刘成 ;
韦永平 ;
李志华 ;
魏群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1) :163-171
[2]   上海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历程与面临的挑战 [J].
徐祖信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12) :8-11
[3]   生态浮床及辅助技术治理汇丰河黑臭水体 [J].
刘福兴 ;
付子轼 ;
宋祥甫 ;
赵培峰 ;
邹国燕 .
四川环境, 2009, 28 (05) :36-40
[4]   汾河太原城区段及玉门河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J].
徐明德 ;
潘韩智 .
人民黄河, 2009, 31 (03) :55-57
[5]   臭氧活性炭去除水中硫醇类致嗅物质的研究 [J].
李勇 ;
张晓健 ;
陈超 ;
张晓慧 ;
朱晓辉 ;
戴吉胜 ;
许欢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9 (03) :390-392
[6]   生物修复技术在白海面黑臭河涌治理中的应用 [J].
罗刚 ;
刘军 ;
胡和平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 (02) :115-118
[7]   低强度曝气技术修复河道黑臭水体的可行性研究 [J].
谌伟 ;
李小平 ;
孙从军 ;
赵振 .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01) :57-59
[8]  
长期低强度曝气技术处理黑臭水体的可行性研究[J]. 赵振,孙从军,李小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8(06)
[9]  
长期低强度曝气技术处理黑臭水体的可行性研究[J]. 赵振,孙从军,李小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8 (06)
[10]   滏阳河衡水市区段水体黑臭现象分析及治理措施 [J].
卫立冬 ;
李玉巧 .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7)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