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北部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48
作者
叶宏萌
袁旭音
葛敏霞
李继洲
孙慧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离子; 水化学; 岩石风化; 人为输入; 太湖流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1.004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为了解太湖北部流域主要河网区水质受该流域地质状况、岩石和土壤的化学风化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对太湖北部流域河网区主要河道水体中的主要离子进行了采样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北部流域水体中的TDS平均值为355.74mg·L-1,变化范围为276.08~681.54mg·L-1,其中Ca2+和HCO3-是占绝对优势的离子,分别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46.2%和48.9%;其次是Na+和SO42-,分别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35.9%和27.5%。进而判断出该流域水化学类型是以碳酸盐岩石和蒸发岩来源为主的HCO3--Ca2+-Na+型。再从离子的自然起源和人类活动角度分别对水化学类型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一方面利用吉布斯分布模式投点作图得出结论:其离子自然起源的优势机制是岩石的风化作用,而蒸发-结晶和大气降水的输入作用十分微弱,这与该流域的水文、地理、地质背景相一致;另一方面通过SPSS软件的相关关系分析得出结论:NO3-、SO42-、K+、Ca2+和Mg2+的相关性较强,与Cl-也呈正相关,说明水体中这些主要离子都具有共同的来源,其中NO3-的较高含量(平均值为14.74mg·L-1)反映了该流域受人类影响较大。尤其是NO3-与SO42-的相关性达到0.83,再次说明氮污染对该流域水体的酸化和水质变化有较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Major element chemistry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J].Jingsheng Chen;Feiyue Wang;Xinghui Xia;Litian Zhang.Chemical Geology.2002, 3
[2]   Fluvial geochemistry of the eastern slope of the northeastern Andes and its foredeep in the drainage of the Orinoco in Colombia and Venezuela [J].
Edmond, JM ;
Palmer, MR ;
Measures, CI ;
Brown, ET ;
Huh, Y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996, 60 (16) :2949-2976
[3]   青海湖流域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控制因素初探 [J].
侯昭华 ;
徐海 ;
安芷生 .
地球与环境, 2009, 37 (01) :11-19
[4]   太湖入湖河道沉积物中生物利用磷和营养水平分析 [J].
袁旭音 ;
李兵 ;
许薇薇 ;
陈颖 .
地学前缘, 2008, (05) :212-218
[5]   长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 [J].
夏学齐 ;
杨忠芳 ;
王亚平 ;
季峻峰 ;
李文明 ;
袁旭音 .
地学前缘, 2008, (05) :194-202
[6]   长江水质地球化学 [J].
陈静生 ;
王飞越 ;
夏星辉 .
地学前缘, 2006, (01) :74-85
[7]   贵州乌江水系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J].
韩贵琳 ;
刘丛强 .
中国岩溶, 2000, (01) :37-45
[8]   长江、黄河、松花江60—80年代水质变化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J].
陈静生 ;
夏星辉 ;
张利田 ;
李荷碧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5) :500-505
[9]   长江水系河水氮污染 [J].
陈静生 ;
高学民 ;
夏星辉 ;
何大为 .
环境化学, 1999, (04) :289-293
[10]   应用MAGIC模型分析长江支流沱江主要离子含量的变化趋势 [J].
夏星辉 ;
陈静生 ;
蔡绪贻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3)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