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识别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54
作者:

刘传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指导中心
机构:
[1]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指导中心
[2]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来源:
关键词:
致灾因子;
承灾体;
风险识别;
成灾模式;
综合分析法;
计算模型;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9-009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陈述了致灾因子、承灾体、易损性、风险识别、成生原因、变形破坏机理、破坏模式与成灾模式等基本术语的含义。为了提高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作者提出了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历史对比法、直接观察法、间接反演法、遥感遥测法、动态监测法和综合分析法等。考虑斜坡边界形态(a)、成分结构(b)、初始状态(c)、引发条件(d)、环境因素(e)和成灾条件(v)及其随时间(t)的变化,建立了包括6个函数的崩塌滑坡灾害风险综合分析计算模型:Rt=[(f(a)+f(b)+f(c)) d(t)+f(e)]f(v)。采用专家赋值法,以2017年四川茂县"6·24"新磨村滑坡和贵州纳雍"8·28"普洒社区崩塌灾害为例分别对两者的初始、引发和临界灾害风险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性的追溯分析,只是一种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2017年8月28日贵州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村崩塌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
[J].
郑光
;
许强
;
巨袁臻
;
李为乐
;
周小棚
;
彭双麒
.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 (01)
:223-24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巨袁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李为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茂县新磨特大滑坡-碎屑流的发育特征与运移机理
[J].
曾庆利
;
魏荣强
;
薛鑫宇
;
周元泽
;
尹前锋
.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 (01)
:193-206

曾庆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不详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魏荣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不详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薛鑫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周元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不详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尹前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3]
贵州纳雍“8·28”崩塌破坏过程与变形破坏机理初探
[J].
肖锐铧
;
陈红旗
;
冷洋洋
;
魏云杰
;
王文沛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 29 (01)
:3-9

肖锐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陈红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冷洋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魏云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王文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4]
论崩塌滑坡—碎屑流高速远程问题
[J].
刘传正
.
地质论评,
2017, 63 (06)
:1563-1575

刘传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
[5]
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初步研究
[J].
许强
;
李为乐
;
董秀军
;
肖先煊
;
范宣梅
;
裴向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 36 (11)
:2612-2628

许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为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董秀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肖先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裴向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6]
强震区高位滑坡远程灾害特征研究——以四川茂县新磨滑坡为例
[J].
殷跃平
;
王文沛
;
张楠
;
闫金凯
;
魏云杰
;
杨龙伟
.
中国地质,
2017, 44 (05)
:827-841

殷跃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王文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张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闫金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魏云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杨龙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7]
四川茂县“6·24”特大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
[J].
温铭生
;
陈红旗
;
张鸣之
;
褚宏亮
;
王文沛
;
张楠
;
黄喆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 28 (03)
:1-7

温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陈红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张鸣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褚宏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王文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张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黄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8]
论地质灾害风险识别问题
[J].
刘传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 44 (04)
:1-7

刘传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
[9]
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J].
刘传正
.
工程地质学报,
2015, 23 (05)
:809-820

刘传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
[10]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
[J].
刘传正
.
地质论评,
2014, 60 (04)
:858-868

刘传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