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农村聚落分类及其空间特征

被引:28
作者
朱倩琼 [1 ]
郑行洋 [2 ]
刘樱 [3 ]
周春山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2]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农村聚落; 类型研究; 乡村工业化; 流动人口; 空间布局; 驱动机制; 广州;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6.029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广州为例,研究大都市区域农村聚落类型、空间布局特征及形成机制,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采用2013年广州市农村聚落现状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将广州市行政范围内1 109个行政村划分为8类农村聚落类别,即生态型、农耕型、农—工混合型、工业发展型、工业主导型、人口规模凸显型、外来人口集聚型、商服型,分析了各类农村聚落的特征。其次,通过GIS分析工具将聚类结果与空间数据相关联,探究广州农村聚落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1)市域层面上广州市农村聚落空间结构呈现典型的圈层特点,以主城区为核心,由外向内农村聚落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各区层面以各自的行政中心为内核呈现圈层结构,农村聚落发育水平由外圈层向内圈层不断发展,发展程度受城市副中心发展状况的影响;(3)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极大地提升其周边农村聚落的发展水平。最后,从乡村工业化、城市扩张、流动人口集聚、自然条件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因素等方面对广州市农村聚落空间结构形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4+223 +2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赣南地区为例 [J].
陈永林 ;
谢炳庚 .
地理研究, 2016, 35 (01) :184-194
[2]   中国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 [J].
屠爽爽 ;
龙花楼 ;
李婷婷 ;
戈大专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41-147+160
[3]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王洋 ;
张怡筠 .
地理科学, 2016, 36 (02) :170-179
[4]   基于聚类分析的城郊地区乡村发展类型——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 [J].
姚龙 ;
刘玉亭 .
热带地理, 2015, 35 (03) :427-436
[5]   1982010年广州市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J].
周春山 ;
边艳 .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1085-1092
[6]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研究评述 [J].
马亚利 ;
李贵才 ;
刘青 ;
龚华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3) :55-60
[7]   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吴江国 ;
朱彬 .
地理科学, 2014, 34 (04) :438-446
[8]   中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 [J].
贺艳华 ;
曾山山 ;
唐承丽 ;
周国华 ;
张洁 ;
李莉 .
地理学报, 2013, 68 (12) :1643-1656
[9]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模式研究——以咸阳市为例 [J].
赵思敏 ;
刘科伟 .
经济地理, 2013, 33 (08) :121-127
[10]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