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溢出关联特征的CoVaR计算方法有效性比较及应用

被引:38
作者
王周伟
吕思聪
茆训诚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CoVaR; 分位数回归; Copula函数; DCC-GARCH模型;
D O I
10.19361/j.er.2014.04.012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条件风险价值(CoVaR)能够很好地度量风险溢出效应,是度量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指标之一。计算CoVaR有多种方法,其原理不尽相同,需要合理选用方能有效评估系统性风险。分位数回归法、Copula函数法以及DCC-GARCH模型是比较典型的三种方法。本文以风险溢出关联特征为视角,从计算原理、优缺点与适用场合三个方面,对这三种计算方法做了理论比较研究。然后,分别测算了中国银行业的CoVaR,并做了有效性假设检验与比较。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对于计算CoVaR,与分位数回归法相比较,Copula函数法与DCC-GARCH模型更加有效,能够更好地评估银行业与金融体系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6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宏观审慎调控框架下系统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 茆训诚,王周伟,吕思聪.金融管理研究. 2014(01)
[2]  
中国股指期货动态保值率估计与套期保值绩效评价研究——基于非对称DCC-M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J]. 崔百胜,伏开宝,万里欢.金融管理研究. 2013(01)
[3]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基于CoVaR技术的分位数估计 [J].
杨有振 ;
王书华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35 (07) :24-33
[4]   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价值及溢出——基于CoVaR方法的实证分析 [J].
郭卫东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8 (04) :89-95+115
[5]   相互关联性、风险溢出与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 [J].
肖璞 ;
刘轶 ;
杨苏梅 .
金融研究, 2012, (12) :96-106
[6]   DCC-GARCH-CVaR模型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动态优化 [J].
马杰 ;
张灿 .
世界经济, 2012, 35 (07) :67-82
[7]   基于时变参数Copula的ΔCoVaR度量技术 [J].
王永巧 ;
胡浩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27 (06) :50-54
[8]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框架的研究 [J].
刘春航 ;
朱元倩 .
金融研究, 2011, (12) :85-99
[9]   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基于动态CoVaR方法的分析 [J].
高国华 ;
潘英丽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1, 45 (12) :1753-1759
[10]   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价实证研究 [J].
李志辉 ;
樊莉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6) :13-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