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16
作者
朱广彬
刘国范
刘伟芳
机构
[1]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
铜矿; 成矿模式; 找矿标志; 东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东段,该区是一典型的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梯度交叉区,壳幔富含Cu、Pb、Zn、Au、Ag、W、Mo元素,为一元古宙—古生代裂陷槽,熊耳群、宽坪群、二郎坪群、耀岭河组火山岩系中的火山喷发Cu、Pb、Zn、Ag、Au矿(化)层。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使区内Cu、Pb、Zn、Ag、Au、W、Mo叠加富集体成矿,从而使东秦岭地区铜矿床在区域分布、成矿空间、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找矿标志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秦岭铅锌银成矿系统内部结构.[M].燕长海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中国铜矿床.[M].黄崇轲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1,
[3]  
河南省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M].罗铭玖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0,
[4]  
阶段性板块运动与板内增生.[M].王志宏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5]  
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理论与实践.[M].赵鹏大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6]  
中国特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与异常成矿构造聚敛场.[M].裴荣富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7]  
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M].翟裕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8]   中国大陆主要成矿域地壳速度结构与成矿作用 [J].
彭聪 ;
李秋生 ;
匡朝阳 ;
杜惠平 .
矿床地质, 2003, (04) :415-424
[9]   东秦岭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J].
刘国范 .
地质找矿论丛, 2003, (03) :178-184
[10]   秦岭造山带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 [J].
杨志华 ;
郭俊锋 ;
苏生瑞 ;
李勇 ;
苏春乾 ;
张传林 ;
黑爱芝 ;
梁云 .
中国地质, 2002, (03) :24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