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江流域非点源氮素污染的关键源区识别

被引:5
作者
邓欧平 [1 ,2 ]
孙嗣旸 [1 ,3 ]
吕军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长乐江流域; 非点源污染; 氮; 关键源区;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8.004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浙江长乐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09年的野外监测、调查、分析结果,构建了ArcSWAT模型所需的各类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实现了基于ArcSWAT的流域径流、泥沙和氮污染过程动态模拟,定量识别了非点源氮素污染的关键时期和关键源区.结果表明,模型在校正和验证期对径流、泥沙和氮污染过程模拟的效率系数≥0.5、决定系数≥0.6、相对误差<20%,能满足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雨季(6—8月)的累积氮入河量约占了全年入河总量的50%,是流域氮污染的关键时期.在流域所含的7个乡镇中,崇仁镇、鹿山街道和甘霖镇单位面积的年均氮入河量最大,分别为42.8、48.5和43.7kg.hm-2.a-1,是流域氮污染的关键区域.在该关键区域中,土壤氮库、大气沉降与氮肥施用产生的氮对氮入河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3%、29%和38%,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氮源.以上关键时期和关键源区定量识别结果,为实现流域氮污染有效控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07 / 23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动态模拟及其定量控制.[D].沈晔娜.浙江大学.2010, 08
[12]  
Regional Non point Source Organic Pollution Modeling and Critical Area Identification for Watershed Bes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Wei Ouyang;Fang-Hua Hao;Xue-lei Wang.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2008, 1
[13]   巢湖流域非点源磷流失关键源区识别 [J].
周慧平 ;
高超 .
环境科学, 2008, (10) :2696-2702
[14]   基于SLURP模型和输出系数法的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负荷预测 [J].
龙天渝 ;
梁常德 ;
李继承 ;
刘腊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574-581
[15]   华北平原大气氮素沉降的时空变异 [J].
张颖 ;
刘学军 ;
张福锁 ;
巨晓棠 ;
邹国元 ;
胡克林 .
生态学报, 2006, (06) :1633-1639
[16]   农田氮素的气态损失与大气氮湿沉降及其环境效应 [J].
苏成国 ;
尹斌 ;
朱兆良 ;
沈其荣 .
土壤, 2005, (02) :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