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21
作者
赵小娜
宫雪
田丰昊
李明玉
机构
[1] 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土地; 生态适宜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延龙图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402 ;
摘要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快速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每年使得很多生态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结果导致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需合理规划以减少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城市合理规划的前提是认清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鉴于此,论文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限制三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因子构建阻力评价体系,运用"阻力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可分为重点建设区(538.55 km2)、优化建设区(743.53 km2)、限制建设区(1 887.46 km2)和禁止建设区(1 919.16 km2)。论文明确各区空间分布并提出相对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技术、决策支撑与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78 / 7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例 [J].
王玉国 ;
尹小玲 ;
李贵才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1) :76-82
[12]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镇土地空间重构——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 [J].
钟式玉 ;
吴箐 ;
李宇 ;
程金屏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2, (11) :3173-3179
[13]   滨江地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以镇江新民洲为例 [J].
徐康 ;
戴靓 ;
吴绍华 ;
周生路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 29 (03) :74-78
[14]   基于变权的城镇用地扩展生态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 [J].
舒帮荣 ;
黄琪 ;
刘友兆 ;
李彦 ;
严长清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3) :402-412
[15]   喀斯特地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贵阳市为例 [J].
杜鹏飞 ;
陈敏 ;
肖劲松 ;
郑钰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52 (02) :205-210
[16]   成都龙泉山地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J].
毛子龙 ;
杨小毛 ;
赖梅东 .
四川环境, 2011, 30 (06) :63-68
[17]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厦门为例 [J].
刘孝富 ;
舒俭民 ;
张林波 .
生态学报, 2010, 30 (02) :421-428
[18]   城市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以江西萍乡市为例 [J].
梁涛 ;
蔡春霞 ;
刘民 ;
彭小雷 .
地理研究, 2007, (04) :782-788+859
[19]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 [J].
程吉宏 ;
王晶日 .
环境保护科学, 2002, (04) :52-54
[20]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J].
俞孔坚 .
生态学报, 1999, (01)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