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法的主观结构和主观量度

被引:18
作者
张黎
机构
[1]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教养部
关键词
主观性; 主观结构; 主观强度; 主观量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3 [句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初步描写汉语句法中的主观性语义结构及各主观性单位间的主观强度和主观量度。本文认为,语言不同,其被句法所凝结的主观性结构也是有所不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 [J].
方梅 .
中国语文, 2005, (06) :495-507+575
[2]   “有意”和“无意”——汉语“镜像”表达中的意合范畴 [J].
张黎 .
世界汉语教学, 2003, (01) :30-39+2
[3]   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 [J].
史金生 .
中国语文, 2003, (01) :17-31+95
[4]   论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 [J].
齐沪扬 .
汉语学习, 2002, (02) :1-12
[5]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
沈家煊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04) :268-275+320
[6]   多重定名结构中形容词的类别和次序 [J].
马庆株 .
中国语文, 1995, (05) :357-366
[7]   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 [J].
贺阳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2, (05) :59-66
[8]   能愿动词的连用 [J].
马庆株 .
语言研究, 1988, (01)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