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β防御素2在子宫腺肌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1
作者
李锦波
陈淑琴
袁力
姜红叶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子宫肌瘤; 人β防御素2; 异位内膜; 基因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1.7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2(hBD-2)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AM)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方法选择AM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子宫肌瘤患者各25例,分别取AM异位病灶组织(AM异位内膜组)和相应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AM在位内膜组)以及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内膜组织中hBD-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基因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免疫组化检测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将各组的hBD-2、IL-1β、IL-6和TNF-α的基因表达进行比较,AM异位内膜组与AM在位内膜组、AM在位内膜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M异位内膜组hBD-2和IL-1β的基因表达分别为0.0320(0.0095~0.0690)和0.0427(0.0038~0.0975),对照组分别为0.0034(0.0025~0.0424)和0.0080(0.0040~0.0251),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P值分别为0.032和0.025)。AM异位内膜组hBD-2的基因表达与该组的TNF-α的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857,P=0.014),与IL-1β、IL-6的基因表达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750、0.464,P值分别为0.052、0.464)。结论 AM的形成可能与异位病灶组织中的hBD-2的表达无明显关系,这可能与AM患者异位病灶组织中炎症因子无明显上调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M].郎景和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2]   重组人β-防御素3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J].
肖贞良 ;
陈章 ;
田坤 ;
吴奎 ;
周菁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 35 (09) :1106-1109
[3]   子宫腺肌病术前与术后40例临床分析 [J].
吴惠萍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 12 (11) :1737-1738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人β防御素-2的表达 [J].
陈淑琴 ;
刘克玄 ;
牛刚 ;
姚书忠 ;
周灿权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 30 (06) :747-752
[5]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机制的研究 [J].
刘建会 ;
霍素风 ;
王小艳 ;
窦萍 ;
王丽英 ;
糜若然 ;
张秀兰 .
中国综合临床, 2007, 23 (09) :847-849
[6]   人β-防御素基因在女性生殖道及妊娠相关组织中的表达 [J].
冯艳 ;
潘小玲 ;
黄宁 ;
冯云 ;
吴琦 ;
王伯瑶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02) :217-219
[7]   人β防御素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陈淑琴 ;
刘克玄 ;
牛刚 ;
姚书忠 ;
周灿权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2009, (08)
[8]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J].
邓庆梅 ;
刘英 .
中国基层医药, 2009, (04)
[9]   Pathophysiological role of human β-defensins 2 in gastric mucosa [J].
Ohara, T ;
Morishita, T ;
Suzuki, H ;
Masaoka, T ;
Nagata, H ;
Hibi, T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2004, 14 (06) :1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