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a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与农业生产力演变

被引:11
作者
王月健 [1 ,2 ]
徐海量 [3 ]
王成 [2 ]
凌红波 [3 ]
刘红玲 [4 ]
王绍明 [4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地理系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4]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类型区; 玛纳斯河流域; 农业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空间地域差异明显的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在遥感、GIS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支持下,对该流域上、中、下游4个生态类型区过去30a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采用前人修正的Costanza模型,进行了流域整体的生态健康评价;最后分析了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变化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认为:过去30a间,4个生态类型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值及生态安全状况变化为:(1)上游山区指数值下降0.13,由较安全区到预警区;(2)中游绿洲城市区指数值增加0.09,由预警区到较安全区;(3)中下游绿洲农区指数值下降0.19,由预警区到中警区;(4)下游荒漠区指数值下降0.14,生态安全状况在预警区间持续下降。流域的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值降低0.13,由健康状态到一般状态。农业生产力在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发展模式下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也导致农业耗水占到了年均引水量的90%,绿洲边缘地下水位埋深普遍下降了10多米等生态负效应。这表明农业的表观生产力确实提高了,但潜在的生产力下降了,生态安全格局与农业生产力的演变具有同向性,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提高的农业生产力是不利于生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539 / 25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西宁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陈克龙 ;
苏茂新 ;
李双成 ;
卢京花 ;
陈英玉 ;
张斐 ;
刘志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214-222
[2]   基于生态安全的干旱区绿洲生态需水研究 [J].
刘金鹏 ;
费良军 ;
南忠仁 ;
尹亚坤 .
水利学报, 2010, (02) :226-232
[3]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对生态健康的影响——以武川县为例 [J].
刘慧 ;
潘志华 ;
周蒙蒙 ;
张璐阳 ;
安萍莉 ;
潘学标 ;
妥德宝 ;
赵沛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 (01) :175-179+192
[4]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冰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张宏锋 ;
欧阳志云 ;
郑华 ;
肖燚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5877-5881
[5]   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孙才志 ;
刘玉玉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665-5674
[6]   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晚冰期以来植被垂直带推移 [J].
纪中奎 ;
刘鸿雁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5) :534-541
[7]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节水农作制发展模式 [J].
李玉义 ;
逄焕成 ;
张凤华 ;
陈阜 ;
赖先齐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6) :52-58
[8]   大沽夹河清洋河段生态健康的干扰因子识别 [J].
罗新正 ;
李环 ;
张晓龙 ;
郭献军 ;
韩玉梅 ;
吴广芬 .
生态学报, 2008, (11) :5766-5774
[9]   辽河中下游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J].
黄妮 ;
刘殿伟 ;
王宗明 .
资源科学, 2008, (08) :1243-1251
[10]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兼谈塔里木河生态需水量问题 [J].
陈亚宁 ;
郝兴明 ;
李卫红 ;
陈亚鹏 ;
叶朝霞 ;
赵锐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7) :73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