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的空间联系研究

被引:14
作者
吴乐 [1 ]
霍丽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节点城市; 集聚; 碎化; 城市流; 职能强度;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15-06-01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布局,运用集聚—碎化指数、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功能测定模型,对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的产业发展均衡度、对外服务功能和产业异同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节点城市的经济集聚作用明显,但经济实力标准值与其城市流倾向度标准值不匹配,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同构化趋势明显,没有形成互补式发展格局。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城市在发展中应利用其地域的特殊优势,发展互补型产业,最终形成分工协作、多样化发展的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J].
程云洁 .
经济纵横, 2014, (06) :92-96
[2]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 [J].
白永秀 ;
王颂吉 .
改革, 2014, (03) :64-73
[3]   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集聚效应的检验 [J].
刘修岩 .
世界经济, 2014, 37 (01) :55-80
[4]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 [J].
王保忠 ;
何炼成 ;
李忠民 .
经济纵横, 2013, (11) :60-65
[5]   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 [J].
赵勇 ;
白永秀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1) :18-30
[6]   全球化进程中长三角区域城市功能的演进 [J].
赵渺希 .
经济地理, 2012, 32 (03) :50-56
[7]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J].
陈群元 ;
宋玉祥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840-1844
[8]   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 [J].
方创琳 ;
王德利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1931-1946
[9]   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 [J].
朱希伟 ;
陶永亮 .
世界经济文汇, 2011, (03) :1-25
[10]   土地制度与中国城市结构、产业结构选择 [J].
袁志刚 ;
绍挺 .
经济学动态, 2010, (12)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