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

被引:20
作者
刘汶 [1 ]
黄景文 [2 ]
机构
[1]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广西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有效性; 提高;
D O I
10.13624/j.cnki.jgupss.2008.05.019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深受学生的欢迎,但其实施结果的有效性不高。本科生导师制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有:导师职责定位大而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频繁;师生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要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应该恰当定位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保证充足的导师资源,完善相应的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师生的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本科学生导师制的制度完善探讨 [J].
方赛迎 .
教学研究, 2006, (05) :388-391
[2]   互动与引导:双主体理论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两种表现形态 [J].
吕绍明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4) :129-132
[3]   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J].
唐耀华 .
高教论坛, 2005, (03) :9-13
[4]   成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几个关键问题 [J].
张金萍 ;
周游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08) :117-119
[5]   学生对导师制的评价及对改进导师制的思考 [J].
李群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0, (03) :184-18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