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一次鞍型场环流背景下高原东部切变线降水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
被引:2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切变线;
变形场;
非地转湿Q矢量;
水汽通量散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和中国自动气象站与CMORPH融合的逐时降水资料,采用非地转湿Q矢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对2013年7月28—29日一次高原东部切变线引起的强降水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的辐合切变线沿着变形场的拉伸轴分布,切变线位于上升区和下沉区之间。500 h Pa非地转湿Q矢量与未来6 h的累积降水中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水汽通量散度场显示水汽辐合带基本位于切变线上,风场的分布对水汽的辐合作用尤为重要。水汽辐合带和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带的重叠区对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龙门山沿线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及数值试验
[J].
肖递祥
;
屠妮妮
;
祁生秀
.
高原气象,
2015, 34 (01)
:113-123

肖递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省气象台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屠妮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祁生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一次西北地区东部大暴雨的物理机制分析
[J].
王伏村
;
许东蓓
;
修韶宇
;
阙龙凯
;
韩树浦
;
郭萍萍
;
郑学金
.
高原气象,
2014, 33 (06)
:1501-1513

王伏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许东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修韶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阙龙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韩树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郭萍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郑学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3]
三次高原切变线过程演变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J].
何光碧
;
师锐
.
高原气象 ,
2014, (03)
:615-625

何光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师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4]
高原切变线研究的若干进展
[J].
姚秀萍
;
孙建元
;
康岚
;
马嘉理
.
高原气象,
2014, (01)
:294-30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建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康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马嘉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5]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
[J].
王婧羽
;
崔春光
;
王晓芳
;
崔文君
.
气象,
2014, 40 (02)
:133-14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王晓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崔文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6]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低涡暴雨过程地形影响的数值试验
[J].
何光碧
;
屠妮妮
;
张利红
;
陈功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546-1556

何光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屠妮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张利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陈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7]
湿Q矢量释用技术的改进研究
[J].
岳彩军
;
李佳
;
陈佩燕
;
徐同
;
王晓峰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617-1625

岳彩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李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陈佩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徐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晓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8]
夏季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切变线的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J].
何光碧
;
师锐
.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568-575

何光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师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9]
NCEP FNL全球分析资料的解码及其图形显示
[J].
邓伟
;
陈海波
;
马振升
;
田宏伟
;
张永涛
;
申占营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03)
:78-82

邓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陈海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马振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培训中心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田宏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张永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局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申占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10]
2000—2007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J].
何光碧
;
高文良
;
屠妮妮
.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549-555

何光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高文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屠妮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