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太湖北部湖区COD浓度空间分布及与其它要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38
作者:
张运林
[1
]
杨龙元
[1
]
秦伯强
[1
]
高光
[1
]
罗潋葱
[1
]
朱广伟
[1
]
刘明亮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溶解性有机碳;
荧光;
叶绿素a;
太湖;
D O I:
10.13227/j.hjkx.2008.06.006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4年夏季在太湖北部湖区的采样数据,分析了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的空间分布,建立了COD浓度与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荧光、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以2004-01、2005-01、2007-06的数据探讨了COD的来源.结果表明,夏季COD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77.96 mg.L-1,均值为(5.90±1.54)mg.L-1.COD浓度从梅梁湾内往湾口再往大太湖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梅梁湾和大太湖的均值分别为(6.93±0.89)mg.L-1(、4.21±0.49)mg.L-1,梅梁湾的值显著要高于大太湖开阔水域.COD浓度与CDOM吸收、荧光、DOC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通过对光学活性物质CDOM浓度的反演,可以外推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为日后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和评估太湖水体有机物污染状况奠定基础.夏季COD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冬季没有相关或这种相关性很弱,并且夏季的值明显要高于冬季的值,反映了除入湖河流带来外源COD的输入外,夏季浮游植物大量生长死亡腐烂后的降解产物也是水体中COD的重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457 / 146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