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水河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孕灾环境研究

被引:30
作者
白永健 [1 ,2 ]
铁永波 [1 ]
倪化勇 [1 ,2 ]
李明辉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2]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鲜水河; 地质灾害; 时空分布规律; 孕灾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鲜水河是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沿鲜水断裂带形成的年轻河流,流域内新构造运动活跃、气候变化异常,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共发育各类地质灾害627处,具有显著的"线—带—片"空间特点;季节性、周期性等时间特点。基于1973年炉霍7.9级地震以来的调查资料,结合近5年来对流域内各县进行的1:5万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对孕灾环境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的主要认识有:(1)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孕育的物理条件。高程控制人类居住与活动范围,控制气候、植被等垂直分带。斜坡坡度、坡型、坡体与岩体结构、沟谷微地貌控制不同类型、规模、稳定性或易发性的地质灾害。(2)地层岩性是地质灾害孕育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层岩性、土石组成、内部结构、分布、物理力学特性,控制不同类型地质灾害。(3)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断裂是地质灾害孕育的内动力条件。褶皱控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结构面控制岩土体变形破坏的空间位置和边界,地质构造控制山体斜坡地下水分布和运动规律,活动断层控制岩土体持续变形破坏时间。(4)降雨是地质灾害孕育的外动力诱发条件。降雨增加斜坡体自重、浸润斜坡的软弱结构面、降低斜坡稳定性,为泥石流形成提供水动力作用,是泥石流流体的重要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安县雎水河流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及影响因素 [J].
巨能攀 ;
侯伟龙 ;
赵建军 ;
张罗致 .
山地学报, 2010, 28 (06) :732-740
[2]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J].
A.Copley ;
吕春来 .
世界地震译丛, 2008, (05) :1-24
[3]   哀牢山中段滑坡灾害类型及其变形失稳模式 [J].
陈红旗 .
地学前缘, 2007, (06) :112-118
[4]   滑坡的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 [J].
张玉成 ;
杨光华 ;
张玉兴 .
灾害学, 2007, (01) :82-85
[5]   滑坡与降雨关系研究展望 [J].
张友谊 ;
胡卸文 ;
朱海勇 .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1) :104-108
[6]   四川泥石流灾害与降雨关系的初步探讨 [J].
苏鹏程 ;
刘希林 ;
郭洁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4) :19-23
[7]   暴雨山洪灾害成因及预报方法 [J].
高煜中 ;
邢俊江 ;
王春丽 ;
王明洁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4) :65-70
[8]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及山地灾害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影响 [J].
张信宝 ;
吴积善 ;
汪阳春 .
地理研究, 2006, (04) :633-640
[9]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现今的构造活动 [J].
唐文清 ;
陈智梁 ;
刘宇平 ;
张清志 ;
赵济湘 ;
BCBurchfiel ;
RWKing .
地质通报, 2005, (12) :1169-1172
[10]   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腹地高寒植被的影响 [J].
王谋 ;
李勇 ;
黄润秋 ;
李亚林 .
生态学报, 2005, (06) :1275-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