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缺血缺氧性损害的研究现状

被引:3
作者
赵克森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全军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广州
关键词
烧伤创面; 相关基因; 蛋白基因; 烧伤休克; 烧伤性休克; 血管通透性; 基因表达; 重症烧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4 [烧伤及烫伤(灼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基本机制 [J].
赵克森 ;
黄巧冰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 (04) :118-122
[2]   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相关细胞骨架基因表达研究 [J].
马兵 ;
吴军 ;
易绍萱 ;
王珍祥 ;
贺伟峰 ;
朱瑾 ;
罗高兴 ;
陈希炜 .
中华烧伤杂志, 2002, (01) :29-31
[3]   创面愈合组织三种生长相关因子表达及信号转导机制的实验研究 [J].
付小兵 ;
顾小曼 ;
孙同柱 ;
陈伟 ;
杨银辉 ;
孙晓庆 ;
盛志勇 .
中华外科杂志, 2001, (09) :61-64
[4]   大鼠浅度烫伤创面愈合与相关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基因表达 [J].
姚敏 ;
许伟石 ;
史济湘 .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9, 15 (02) :85-88
[5]   监测氧运输功能在休克防治中的意义 [J].
赵克森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6, (02) :216-219
[6]   微循环紊乱在烧伤休克发病中的意义 [J].
赵克森 ;
朱佐江 ;
吴坤莹 ;
颜宗秀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84, (01) :18-21
[7]   白细胞在休克微循环紊乱中的作用 [J].
赵克森 ;
吴坤莹 ;
朱佐江 ;
黄绪亮 .
中华医学杂志, 1986, (12)
[8]  
休克的细胞和分子基础[M]. 科学出版社 , 赵克森,金丽娟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