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契约”的适用限度——“认罪认罚从宽”速载程序试点改革的再思考

被引:11
作者
刘磊
机构
[1] 苏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认罪契约; 刑罚交易; 辩诉交易; 正当程序;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8.01.020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运行以来,中国司法机关部分实现了案件的繁简分流、量刑弹性与诉讼经济,然而仍然存在着若干争议问题。认罪契约虽具有一定的诉讼经济价值,但其带来的风险代价不可忽视。从法经济学分析,契约的正当与契约双方的信息成本、议价能力、交易成本等若干因素均会导致契约的不公正;对于刑罚契约的公正应当进行必要的审查与制度配套,否则会与诉讼公正与刑罚公平相冲突。对美国辩诉交易制度进行法律移植时,应当注意遵守正当程序机制与量刑公正问题。只有建构证据开示、庭前公诉审查、保障刑事被告人程序权利等若干配套制度,才能避免冤案与量刑失当。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公正的审判.[M].(美) 博登海默; 著.商务印书馆.2009,
[22]  
英国刑事诉讼程序.[M].(英) 斯普莱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3]  
法律的经济分析.[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4]   “起诉书一本主义”之省思 [J].
刘磊 .
环球法律评论, 2007, (02) :88-97
[25]   冤狱是怎样炼成的——从《窦娥冤》中的举证责任谈起 [J].
易延友 .
政法论坛, 2006, (04) :1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