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群体事件受伤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暴露时间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徐向东
吕淑云
夏叶玲
贾丽娜
胡新伟
李月娥
陈亮
张莉
余金鸣
机构
[1]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
突发; 群体伤害; 创伤后应激障碍; 暴露时间; 社会支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5 [反应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突发群体事件受伤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急性期检出率与暴露时间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乌鲁木齐市5家医院突发群体事件受伤住院的161名伤员在受伤第3、4周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事件影响量表(IE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测查,完成测查155例。突发群体事件2个月后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本(DSM-Ⅳ-TR)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SCID-I/P)对128名伤员(失访27名)进行检查和精神科诊断。结果:样本中PTSD检出率为41.4%(53/128),男性与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7%vs.48.6%,P>0.05)。男性暴露时间>1 h者的SRQ20、IES得分低于暴露时间≤1 h者,女性暴露时间不同者SRQ20、IES得分无明显差异。男性暴露时间>1 h者的PTSD检出率低于暴露时间≤1 h者[32.7%(16/49)vs.54.1%(20/37),P<0.05],女性暴露时间不同者PTSD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社会总支持、内支持、外支持得分与SRQ20、IES测评结果均不相关(r=-0.26~0.24,均P>0.05)。PTSD伤员与非PTSD伤员的社会支持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突发群体事件男性受伤者中暴露时间>1 h有较低的PTSD检出率和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与PTSD的发生可能无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52 / 3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震后9个月部分受灾群众精神痛苦现况调查 [J].
马宁 ;
何鸣 ;
梁光明 ;
向虎 ;
王荣科 ;
吴霞民 ;
管丽丽 ;
王瑞儒 ;
谢永标 ;
林红 ;
程文红 ;
党卫民 ;
张燕 ;
李凌江 ;
马弘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07) :509-514
[2]   延长创伤环境暴露时间对条件性恐惧表达的影响 [J].
安献丽 ;
梁璟 ;
郑伦 ;
李幼虹 ;
王文忠 ;
郑希耕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09)
[3]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J].
赵高锋 ;
杨彦春 ;
张强 ;
张树森 ;
邓红 ;
朱燕 ;
任正伽 ;
兰科 ;
刘传新 ;
陶庆兰 ;
王梅 ;
刘善明 ;
张倬秋 ;
陈颖 ;
李海民 ;
耿婷 ;
刘宇 ;
张伟 ;
孙学礼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07) :478-483
[4]   蓄意创伤受害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杨智辉 ;
王建平 ;
谢伟 ;
王玉龙 .
应用心理学, 2006, (02) :161-167
[5]   爆炸事故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 [J].
徐唯 ;
董红斌 ;
胡刚 ;
宋瑛 ;
梁爱民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2) :88-90
[6]   事件影响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J].
赵丞智 ;
汪向东 ;
常连玺 ;
金英爱 ;
田飞 ;
谭淑新 ;
王煜 ;
阎克乐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0) :679-681
[7]   特大爆炸事故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初步研究 [J].
徐唯 ;
宋瑛 ;
梁爱民 ;
董红兵 ;
胡刚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9) :603-606
[8]   烟台海难援救军人PTSD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惠武利 ;
施旺红 ;
徐德忠 ;
王家同 ;
吴玮 ;
门可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3) :148-149
[9]   对受洪灾群体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调查 [J].
高岚 ;
罗颖 ;
汪向东 ;
胡武昌 ;
吴红东 ;
曹火军 ;
沈渔邨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0, (02) :42-45
[10]   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J].
汪向东 ;
赵丞智 ;
新福尚隆 ;
张富 ;
范启亮 ;
吕秋云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01)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