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南部两次局地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23
作者
杨利群 [1 ,2 ]
杨静 [3 ]
廖移山 [1 ]
彭芳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 贵州省气象局
[3] 贵州省气象台
关键词
局地暴雨; 低涡; 能量锋;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12日夜间和2008年5月27日夜间贵州南部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发生在西高东低、东北低涡稳定维持的有利环流形势下,700 hPa巴塘低涡东移是造成贵州西南部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巴塘低涡和低空西南急流在贵州东南部维持对贵州西南部暴雨起重要作用,同时不稳定能量在贵州南部积聚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相对于后一过程,前一过程在贵州水汽辐合区更大,其大雨量级以上降水范围更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生成发展是两次局地大暴雨发生发展的可能触发原因,暴雨中心位于辐合线南侧暖区中;前一过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且位置偏西(西脊点到达110°E),南支槽东移有利于引导700 hPa低涡移动,弱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形成能量锋锋生,引起低涡强烈发展、涡旋环流增强,而后一过程副高偏弱且位置偏南、偏东,500 hPa上无高原槽影响,以及地面贵州南部为低压控制且无冷空气影响,是前一过程比后一过程降水强度更大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5+267 +2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黔西南一次中尺度暴雨的数值模拟诊断研究 [J].
乔林 ;
陈涛 ;
路秀娟 .
大气科学, 2009, (03) :537-550
[2]   贵州地区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及不稳定性诊断分析 [J].
吴哲红 ;
虞苏青 ;
丁治英 ;
伍红雨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307-1314
[3]   2006-06-13贵州省望谟县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J].
李登文 ;
杨静 ;
乔琪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4) :511-519
[4]   贵州夏季暴雨的气候特征 [J].
张艳梅 ;
江志红 ;
王冀 ;
刘毅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3) :182-186
[5]   夏季黔东南州局地暴雨与西太副高环流的关系 [J].
池再香 ;
白慧 ;
黄红 ;
龚雪芹 ;
牛俊玫 .
高原气象, 2008, (01) :176-183
[6]   贵州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J].
伍红雨 .
暴雨灾害, 2007, (04) :361-368
[7]   贵州西南地区一次中-β尺度暴雨天气成因探讨 [J].
万雪丽 ;
杨静 ;
孙旭东 .
贵州气象, 2007, (01) :10-12
[8]   卫星导风资料所揭示的对流层上部环流形势与我国夏季主要雨带之间的关系 [J].
侯青 ;
许健民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2) :138-144
[9]   贵州02.6大暴雨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J].
张润琼 ;
沈桐立 .
气象, 2006, (01)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