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古湖泊沉积物正构烷烃记录的MIS3晚期气候变化

被引:17
作者
蒲阳 [1 ,2 ]
张虎才 [1 ]
雷国良 [1 ]
常凤琴 [1 ]
杨明生 [3 ]
张文翔 [1 ]
类延斌 [1 ,2 ]
杨伦庆 [1 ,2 ]
庞有智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古湖泊沉积物; 分子化石; 正构烷烃; 古气候; 太阳辐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泊贝壳堤剖面254cm湖相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析,结合现有的湖相记录资料,探讨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区39.7~17.514CkaBP(校正年代为43.5~22.4cal.kaBP,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之间湖泊演化规律.在湖泊演化的不同阶段,正构烷烃呈现了不同的分布模式,体现了研究区植被变化及水文条件的改变.正构烷烃代用指标(CPIh,ACLh和Paq)与同纬度地区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趋势一致,揭示了夏季太阳辐射是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间接影响了湖泊的演化.另一方面CPIh,ACLh与孢粉总浓度以及格陵兰冰芯气泡甲烷浓度变化趋势吻合,响应了气候快速变化的Dansgaard-Oeschger(DO)旋回,说明MIS3晚期察尔汗湖区气候相对暖湿阶段具有不稳定性.本次研究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受控于夏季太阳辐射来自古湖泊沉积物分子化石的最新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24 / 6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西藏纳木错湖芯正构烷烃及其反映的8.4ka以来的环境变化 [J].
林晓 ;
朱立平 ;
汪勇 ;
王君波 ;
谢曼平 ;
鞠建廷 ;
Roland Musbacher ;
Antje Schwalb .
科学通报, 2008, (19) :2352-2357
[2]   湖北清江现代植物叶片正构烷烃和烯烃的季节性变化 [J].
崔景伟 ;
黄俊华 ;
谢树成 .
科学通报, 2008, (11) :1318-1323
[3]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变化 [J].
常凤琴 ;
张虎才 ;
陈玥 ;
杨明生 ;
牛洁 ;
樊红芳 ;
雷国良 ;
张文翔 ;
类延斌 ;
杨伦庆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2) :197-204
[4]   柴达木察尔汗盐湖贝壳堤剖面介形类组合及其环境意义 [J].
张虎才 ;
王强 ;
彭金兰 ;
陈光杰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103-111
[5]   柴达木盆地东部36~18kaB.P.期间的孢粉记录及其气候环境 [J].
万和文 ;
唐领余 ;
张虎才 ;
李春海 ;
庞有智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112-121
[6]   洛川黄土剖面S4古土壤及相邻黄土层分子化石与植被变化 [J].
张虎才 ;
杨明生 ;
张文翔 ;
雷国良 ;
常凤琴 ;
蒲阳 ;
樊红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2) :1634-1642
[7]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贝壳堤剖面年代学研究 [J].
张虎才 ;
雷国良 ;
常凤琴 ;
樊红芳 ;
杨明生 ;
张文翔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511-521
[8]   鹤庆深钻孢粉记录揭示的2.78Ma以来的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 [J].
肖霞云 ;
沈吉 ;
王苏民 ;
肖海丰 ;
童国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778-788
[9]   西风区全新世以来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 [J].
蒋庆丰 ;
沈吉 ;
刘兴起 ;
张恩楼 ;
肖霞云 .
科学通报, 2007, (09) :1042-1049
[10]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J].
雷国良 ;
张虎才 ;
张文翔 ;
常凤琴 ;
樊红芳 ;
杨明生 ;
陈玥 ;
牛洁 .
沉积学报, 2007, (02) :27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