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盆地青西油田裂缝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10
作者
李军
王德发
范洪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青西油田; 酒泉盆地; 泥砾岩; 泥云岩; 裂缝特征; 成岩作用; 选择性(差异)溶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甘肃酒泉盆地青西油田泥砾岩相和泥云岩相储层中发育两种裂缝系统。采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岩相区裂缝的产状特征、电性响应特征和物性特征,并重点分析了控制裂缝形成的成岩演化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泥砾岩相中发育有砾缘缝、粒内溶蚀缝和构造裂缝;泥云岩相中发育层面溶蚀缝、泄水裂缝及构造裂缝。裂缝系统不但对储层渗流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改善,而且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储集能力。母岩矿物的选择性(差异)溶蚀是控制本区裂缝和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泥砾岩成分复杂,各种碎屑物及胶结物之间的交代、溶蚀以及不稳定碎屑颗粒的选择性(差异)溶蚀是砾缘缝、成岩溶蚀缝及大量次生孔隙在泥砾岩储层中形成的主要原因;泥云岩中存在的二元和三元纹层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裂缝的发育程度,碳酸钙的白云岩化和沸石化是层面溶蚀缝形成的主要成岩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91 / 6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根据FMI资料分析大庆油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应力场 [J].
雷茂盛 ;
王玉华 ;
赵杰 .
现代地质, 2007, (01) :14-21
[2]   蒙甘青地区白垩纪原型盆地分布特征及盆山格局 [J].
李相博 ;
陈启林 ;
魏伟 ;
左国朝 ;
王琪 ;
孟自芳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6, (03) :24-30
[3]   含油气盆地成岩作用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前沿 [J].
李忠 ;
陈景山 ;
关平 .
岩石学报, 2006, (08) :2113-2122
[4]   碎屑岩成岩过程中各种造岩矿物溶解特征的热力学模型 [J].
张萌 ;
黄思静 ;
王麒翔 ;
李剑 ;
闻少华 ;
刘荣雎 ;
叶祥忠 ;
林明坤 .
新疆地质, 2006, (02) :187-191
[5]   塔里木盆地大宛齐油田康村组成岩作用及其控制因素 [J].
旷红伟 ;
牛世忠 ;
陈晓龙 .
现代地质, 2003, (02) :211-216
[6]   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 [J].
葛肖虹 ;
刘俊来 .
地学前缘, 1999, (04) :223-230
[7]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砂岩的古地温及成岩阶段 [J].
柳益群 ;
李文厚 ;
冯乔 .
地质学报, 1997, (01) :65-74
[8]   轮南地区奥陶系裂缝型储层的地质分析 [J].
吴胜和 ;
欧阳健 ;
魏涛 ;
李先鹏 .
石油学报, 1995, (01) :17-23
[9]  
裂缝性储集层研究理论与方法.[M].宋惠珍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0]  
裂缝性致密油气储集层.[M].王允诚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