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社交对日常活动空间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对手机用户的调查数据

被引:3
作者
常俪
机构
[1]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手机网络社交; 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 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3.8 [广告];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1403 ;
摘要
关于媒介变迁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有大量的文献从社会学、传播学、地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相关论题进行讨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与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机网络社交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由于已经有比较多的文献考察了手机通话和短信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分析以手机为媒介的网络社交与人们日常活动空间的关系。本次研究将日常活动空间划分为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通过研究发现,公共空间相关变量与因手机网络社交呈现显著相关,其相关程度高于私人空间相关变量与手机网络社交的相关程度,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手机社交网络行为使人们日常活动的公共空间趋向私人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消失的地域.[M].(美)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著;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3]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J].
申悦 ;
柴彦威 .
地理学报, 2013, 68 (04) :506-516
[4]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建设思路 [J].
李强 ;
刘强 ;
陈宇琳 .
北京社会科学, 2013, (01) :4-10
[5]   我国网民网络社交行为调查 [J].
谢新洲 ;
张炀 .
图书情报工作 , 2011, (06) :16-19
[6]   网络在时间维度上对传统媒介提出的挑战——基于网络媒介使用时间超越传统媒介使用时间的可能性研究 [J].
刘德寰 ;
崔忱 .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0, (06) :29-39
[7]   试析手机对时空的重构 [J].
张潇潇 ;
尉天骄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3) :81-84+93
[8]   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 [J].
刘志林 ;
张艳 ;
柴彦威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9) :110-117
[9]   手机媒介传播:弥漫于空间——对手机媒介建构的空间结构的探析 [J].
王萍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10) :163-166
[10]   反社会疏离的“短信” [J].
刘德寰 .
新经济导刊, 2003, (05) :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