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黄坚雄
陈源泉
隋鹏
高旺盛
王彬彬
吴雪梅
熊杰
史学朋
孙自广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田; 温室气体; 净排放;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2 [农副业];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贡献,研究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潜力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的涵义,并归纳总结了耕作方式、施肥、水分管理、间套作等农业措施对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农田土壤N2O和CH4、农田生产物资的使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N2O和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总体能提高表层SOC含量,减少CH4排放,但减少农田土壤N2O排放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争议,耕作方式亦影响投入,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施肥(特别是配施)能提高SOC含量。施氮肥越多,N2O排放量越大,而CH4主要受有机物料的影响较大;水分对减少N2O和CH4排放有相反作用,需综合进行平衡管理;不同的作物品种、间套作模式或促进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此外,本文指出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注重从系统角度考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而国内的研究则非常少,提出我国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可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并对未来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耕作方式转变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J]. 韩宾,孔凡磊,张海林,陈阜.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
[2]   农田土壤固碳措施的温室气体泄漏和净减排潜力 [J].
逯非 ;
王效科 ;
韩冰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993-5006
[3]   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土壤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J].
陈茜 ;
梁成华 ;
杜立宇 ;
陈新之 ;
王峰 .
土壤, 2009, 41 (02) :258-263
[4]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影响 [J].
廉晓娟 ;
吕贻忠 ;
刘武仁 ;
李明悦 ;
郑金玉 .
天津农业科学, 2009, (01) :49-51
[5]   长期施肥对华北典型潮土N分配和NO排放的影响 [J].
孟磊 ;
蔡祖聪 ;
丁维新 .
生态学报, 2008, 28 (12) :6197-6203
[6]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J].
孙文娟 ;
黄耀 ;
张稳 ;
于永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9) :996-1004
[7]   陇中旱地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表层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比较分析 [J].
罗珠珠 ;
黄高宝 ;
辛平 ;
张国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4) :53-58
[8]   施肥与灌溉对春玉米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 [J].
刘运通 ;
万运帆 ;
林而达 ;
李玉娥 ;
陈德立 ;
秦晓波 ;
高清竹 ;
金琳 ;
武艳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997-1002
[9]   保护性耕作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J].
蔡立群 ;
齐鹏 ;
张仁陟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2) :141-145
[10]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玉米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张星杰 ;
刘景辉 ;
李立军 ;
王智功 ;
王林 ;
苏顺和 .
玉米科学, 2008, (01) :9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