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监察”抑或“对事监察”——论我国监察委员会监察权的边界

被引:26
作者
周乐军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监察权; 职能定位; 权力边界;
D O I
10.19510/j.cnki.43-1431/d.20180119.001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对人监察"与"对事监察"是监察权对象指向的两层维度。前者是指监察权的指针对象仅为国家公职人员,无权对其他国家公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与干预,表现为"权"对"人"的逻辑关系;后者表示监察权的指针对象为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运行,表现为"权"对"权"的逻辑关系,但即使具有对"权"进行监察的监察权也仅具有事实上的对权监督制约效果,无权作出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约束性决定。就我国监察体制改革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职能范畴选择而言,基于我国目前的法治国情及历史经验,应该坚持以事后为监察路径的"对人监察",而不能将监察委员会的权力触角伸及到其他公权力运行的内部,以防止造成权力过度膨胀及干预的后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监察委员会权力配置的模式选择与边界 [J].
周佑勇 .
政治与法律, 2017, (11) :53-62
[2]   从机关思维到程序思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方法论探索 [J].
秦前红 ;
底高扬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70 (03) :5-13
[3]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约束 [J].
叶海波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70 (03) :14-24
[4]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路研究 [J].
白皓 ;
杨强强 .
河北法学, 2017, 35 (05) :143-153
[5]   国家监察委员会改革方案之辨正:属性、职能与职责定位 [J].
魏昌东 .
法学, 2017, (03) :3-15
[7]   对监察委员会自身的监督制约何以强化 [J].
童之伟 .
法学评论, 2017, 35 (01) :1-8
[8]   申诉机制的救济功能与信访制度改革 [J].
范愉 .
中国法学, 2014, (04) :178-199
[9]   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利弊的理性分析 [J].
艾永明 .
河北学刊, 2013, 33 (04) :154-159
[10]   法律监督职能哲理论纲 [J].
樊崇义 .
人民检察, 2010, (01)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