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大亚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研究
被引:13
作者:
雷安平
[1
]
陈欢
[1
]
陈菊芳
[2
]
胡章立
[1
]
机构:
[1] 深圳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
来源: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大亚湾;
人工鱼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53.1 [人工鱼礁];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801 ;
摘要:
于2005年11月、2006年5月及2006年12月,对大亚湾人工鱼礁投放区、拟投放区和对照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合计观察到藻类种类67种,主要由硅藻门(48种)和甲藻门(13种)组成,同时还有少量蓝藻、绿藻和着色鞭毛藻门等其他藻类(6种)。优势种类主要有尖刺拟菱形藻、菱形海线藻、尖刺菱形藻等硅藻类和叉状甲藻、海洋原甲藻及海洋原多甲藻等甲藻类,这些优势种类均为可能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人工鱼礁区的藻类数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区高,说明人工鱼礁的投放促进了藻类的生长;人工鱼礁区和拟投放区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高于对照区,进一步表明人工鱼礁的投放增加了藻类的生物多样性。综合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的结果表明:人工鱼礁的投放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但藻类的优势类群是可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对海洋水环境具有极大的潜在威胁。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