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大亚湾澳头养殖区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变动特征

被引:14
作者
张玉宇 [1 ]
吕颂辉 [2 ]
齐雨藻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 赤潮; 大亚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大亚湾赤潮高发区澳头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周年调查和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57属118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42属84种,占总种类数的71.2%;甲藻11属27种。浮游植物数量分别在春末夏初,秋末冬初出现两个高峰值,年均值为5.68×105/L。角毛藻属为全年优势属,平均占浮游植物数量的35.4%。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0和0.44。该海域共发现赤潮生物58种,锥状斯氏藻是最常见的甲藻赤潮生物,2003年8月该藻与海洋卡盾藻在澳头海域首次引发甲藻和针胞藻双相型赤潮。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哑铃湾网箱养殖区底层水营养盐的分布与评价 [J].
韦献革 ;
温琰茂 ;
王文强 ;
贾后磊 ;
徐昕荣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15-119
[2]   大亚湾澳头海域硅藻、甲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王朝晖 ;
陈菊芳 ;
徐宁 ;
齐雨藻 .
海洋与湖沼, 2005, (02) :186-192
[3]   近20年来大亚湾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J].
王友绍 ;
王肇鼎 ;
黄良民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5) :85-95
[4]   大亚湾养殖区营养盐状况分析与评价 [J].
王朝晖 ;
齐雨藻 ;
李锦蓉 ;
徐宁 ;
陈菊芳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2) :25-28
[5]   营养物质输入对赤潮发生的影响 [J].
徐宁 ;
吕颂辉 ;
段舜山 ;
李爱芬 ;
刘振乾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2) :20-24
[6]   大亚湾日本星杆藻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王朝晖 ;
齐雨藻 ;
徐宁 ;
陈菊芳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1) :33-37
[7]   大亚湾澳头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 [J].
王朝晖 ;
KAZUMI MATSUOKA ;
齐雨藻 ;
辜小莲 .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4) :5-8
[8]   大亚湾海区营养盐的变化及富营养化研究 [J].
彭云辉 ;
孙丽华 ;
陈浩如 ;
王肇鼎 .
海洋通报, 2002, (03) :44-49
[9]   大亚湾五角多甲藻赤潮发生的环境因素分析 [J].
钟思胜 ;
李锦蓉 ;
罗一丹 .
海洋环境科学, 2002, (01) :34-38
[10]   大亚湾裸甲藻种群的季节变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J].
王朝晖 ;
陈菊芳 ;
徐宁 ;
齐雨藻 .
生态学报, 2001, (11) :1825-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