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分析

被引:40
作者
李晓磊
沈向
王磊
王庆菊
孙凡雅
康鸾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海棠; 果实; 香气; 挥发性物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1.4 [海棠类];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海棠(Malussp.)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及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为寻找苹果属物种中具有特异香气的种质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别测定了‘Redsplender’、‘Strawberryparifit’、‘PinkSpire’、‘Radiant’、‘Sparkler’、‘Flame’等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并对‘Redsplender’和‘Strawberryparifit’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到3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醛类、酯类和醇类。2-己烯醛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略有差异,分别占果实挥发性物质总量的45.37%、21.98%、33.56%、32.21%、38.6%和45.88%。果实成熟后,香气组分变化较大。‘Redsplender’果实成熟后,2-己烯醛仍为最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下降为42.89%,醛类、酯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分别减少了12.16%和7.18%,醇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增加了13.86%;‘Strawberryparifit’果实中环己醇成为最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上升为46.43%,醛类、酯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减少了23.74%和9.34%,醇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增加了49.03%。【结论】海棠果实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2-己烯醛、3-己烯醛、己醛、2,4-己二烯醛、苯甲醛、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醛类物质是对这些海棠品种果实风味贡献最大的挥发性物质,酯类和醇类是构成不同品种海棠特异香气的重要组成。‘Redsplender’、‘Strawberryparifit’果实成熟后,醛类和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下降,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742 / 17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红灯’甜樱桃果实发育进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 [J].
张序 ;
姜远茂 ;
彭福田 ;
何乃波 ;
李延菊 ;
赵登超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6) :1222-1228
[2]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J].
王海波 ;
陈学森 ;
辛培刚 ;
冯涛 ;
石俊 ;
慈志娟 .
果树学报, 2007, (01) :11-15
[3]   果实采收前套袋对湖景蜜露桃果实品质的影响(英文) [J].
李斌 ;
贾惠娟 ;
张晓萌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 (03) :280-286
[4]   苹果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研究 [J].
乜兰春 ;
孙建设 ;
陈华君 ;
邹祥旺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3) :641-646
[5]   不同观赏海棠品种的花粉及授粉特性研究 [J].
曲晓玲 ;
李晓磊 ;
于之庆 ;
张茂玲 ;
沈向 .
落叶果树, 2006, (02) :46-48
[6]   有机栽培红富士苹果芳香成分的GC-MS分析 [J].
王孝娣 ;
史大川 ;
宋烨 ;
翟衡 .
园艺学报, 2005, (06) :998-1002
[7]   苹果果实香气产生过程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及一些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J].
乜兰春 ;
孙建设 ;
邸葆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 (06) :663-667
[8]   固相微萃取GC-MS法测定苹果不同品种中主要芳香成分的研究 [J].
吴继红 ;
张美莉 ;
陈芳 ;
廖小军 ;
胡小松 .
分析测试学报, 2005, (04) :101-104
[9]   杏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香味组分及其变化 [J].
陈美霞 ;
陈学森 ;
周杰 ;
刘扬岷 ;
慈志娟 ;
吴燕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6) :1244-1249
[10]   两个杏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J].
陈美霞 ;
陈学森 ;
冯宝春 .
园艺学报, 2004, (05) :66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