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存在前寒武纪基底的证据

被引:45
作者
章凤奇 [1 ]
陈汉林 [1 ]
董传万 [1 ]
余星 [1 ]
肖骏 [1 ]
庞彦明 [2 ]
曹瑞成 [2 ]
朱德丰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捕获锆石; SHRIMPU-Pb定年; 前寒武纪基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1 [前寒武纪];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目前对松辽盆地是否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认识存在分歧。笔者对松辽盆地北部早白垩世火山岩中锆石SHRIMP定年研究过程中,在多个样品中发现了古老锆石,其年龄表明这些锆石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并且认为它们可能来源于盆地北部深层的基底岩石,是火山喷发过程中捕获的。锆石年龄大致可分为3组:(1848±34)Ma、(1600±29)Ma和(1293±41)Ma,指示了盆地基底在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期间经历的多次构造-岩浆作用事件,由此认为松辽盆地北部存在前寒武纪基底。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松辽盆地北部断陷区营城组火山岩锆石SHRIMP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J].
章凤奇 ;
庞彦明 ;
杨树锋 ;
董传万 ;
陈汉林 ;
舒萍 .
地质学报, 2007, (09) :1248-1258
[2]   松辽盆地南部基底花岗质岩石锆石LA-ICP-MSU-Pb定年:对盆地基底形成时代的制约 [J].
高福红 ;
许文良 ;
杨德彬 ;
裴福萍 ;
柳小明 ;
胡兆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3) :331-335
[3]   松辽盆地南部北带基底岩浆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兴光 ;
王颖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1) :23-27
[4]   松辽盆地基底变质岩中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裴福萍 ;
许文良 ;
杨德彬 ;
赵全国 ;
柳小明 ;
胡兆初 .
科学通报, 2006, (24) :2881-2887
[5]   兴蒙、吉黑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J].
刘国兴 ;
张志厚 ;
韩江涛 ;
唐君辉 .
中国地质, 2006, (04) :824-831
[6]   中国东北地区岩石圈结构的地震学特征与对矿产资源的动力控制作用 [J].
杨宝俊 ;
刘财 ;
刘万崧 ;
王喜臣 ;
刘国兴 ;
刘洋 ;
胡艳飞 .
中国地质, 2006, (04) :866-873
[7]   中国兴蒙—吉黑地区岩石圈结构基本特征 [J].
张兴洲 ;
杨宝俊 ;
吴福元 ;
刘国兴 .
中国地质, 2006, (04) :816-823
[8]   松辽盆地南部变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颖 ;
张福勤 ;
张大伟 ;
苗来成 ;
李铁胜 ;
颉颃强 ;
孟庆任 ;
刘敦一 .
科学通报, 2006, (15) :1811-1816
[9]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 [J].
吴元保 ;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2004, (16) :1589-1604
[10]   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 [J].
宋彪 ;
张玉海 ;
万渝生 ;
简平 .
地质论评, 2002, 48(S1) (S1)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