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韩旺新太古代条带状铁矿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被引:67
作者
沈其韩
宋会侠
赵子然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韩旺; 太古宙; 条带状铁矿; 岩石化学; 化学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山东韩旺条带状铁矿是一个新太古代大型鞍山式铁矿床,本文主要对韩旺条带状铁矿进行了岩石学和岩石化学方面的研究,并与国内外该类型矿床进行对比。岩石学研究结果认为其经受了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磁铁矿部分受到变质重结晶,但局部仍保存有化学沉积的特征。在TFe-(CaO+MgO)-SiO2图解中,其分布与五台山条带状铁矿和世界条带状铁矿分布区一致。韩旺铁矿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具有太古宙海洋沉积的特征,在PAAS(太古宙后平均澳大利亚沉积岩)标准化的稀土配分曲线中显示轻稀土的相对亏损和重稀土的相对富集,具有较强的Eu的正异常和明显的Y的正异常,无明显的Ce异常,这一特征与我国鞍山弓长岭和五台山及世界许多地区的太古宙BIF特征一致。微量元素中Ti、V、Co、Ni、Mn、Sr、Ba等元素的含量都较低,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中具U、Ta、La、Ce、P正异常,K、Nb、Sr、Hf、Zr负异常。文章中也对韩旺条带状铁矿中Sr/Ba、Ti/V等元素的比值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综合研究结果认为韩旺条带状铁矿具有与火山热液伴生的铁质,形成于海洋化学沉积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6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的铁同位素与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J].
李志红 ;
朱祥坤 ;
唐索寒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 (04) :285-290
[2]   中国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分析 [J].
骆辉 ;
陈志宏 ;
沈保丰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2, (02) :80-85+119
[3]   鞍本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BIF)的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J].
翟明国 ;
Windley ;
B.F.Sills ;
J.D. ;
杨瑞英 ;
韩松 .
地球化学, 1989, (03) :241-250
[4]  
五台山地区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地质及成矿预测.[M].骆辉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2,
[5]  
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论文集.[M].程裕淇主编;.地质出版社.1998,
[6]  
五台山区变质沉积铁矿地质.[M].李树勋等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7]   Characterisation of early Archaean chemical sediments by trace element signatures [J].
Bolhar, R ;
Kamber, BS ;
Moorbath, S ;
Fedo, CM ;
Whitehouse, MJ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4, 222 (01) :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