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主体性内生动力及其激发路径的研究

被引:58
作者
刘晓雯 [1 ]
李琪 [1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
[2]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口变迁; 内生动力; 增权赋能; 城镇化;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20.207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407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也存在农村主体性内生动力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总结现有文献及统计数据分析,认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政府、企业和第三方组织机构构成乡村振兴的外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人口呈现了静态到动态失衡的变化,依附于城乡二元化国情,我国农村人口变迁体现了制度和经济特征,使乡村振兴面临人口外流为标志的主体性内生动力缺失。激发乡村振兴主体性内生动力要体现农民的发展需求、权利需求、保障需求,其根本在于突出主体能力建设的增权赋能,主要激发路径包括主体自我能力发展与客体系统性扶持引导相结合,将农村人口的内生性需求纳入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中。涵盖农村个体技能发展与集体的产业发展、乡村自治建设、土地制度保障与经营功能、城乡一体公共服务等方面,从而构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等多元客体’协同参与的能力建设机制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增权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民主体性重塑 [J].
陈晓莉 ;
吴海燕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9, 32 (06) :26-33
[2]   脱贫动力与发展空间:空间理论视角下的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研究——以中国西南一个深度贫困村为例 [J].
左停 ;
田甜 .
贵州社会科学, 2019, (03) :140-148
[3]   中国乡村振兴——土地整治视角(英文) [J].
龙花楼 ;
张英男 ;
屠爽爽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 29 (04) :517-530
[4]   激活贫困者内生动力:理论视角和政策选择 [J].
林闽钢 .
社会保障评论, 2019, 3 (01) :119-130
[5]   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研究四十年:从“剩余劳动力”到“城市新移民” [J].
孙中伟 ;
刘林平 .
学术月刊, 2018, 50 (11) :54-67
[6]   农业农村发展如何优先?——乡村振兴资源配置逻辑调整的难题 [J].
梅立润 .
当代经济管理, 2019, 41 (03) :32-37
[7]   精准脱贫战略下乡村振兴内生力机制研究——基于产业振兴的视角 [J].
陶有祥 ;
成婷 .
理论与现代化, 2018, (05) :52-58
[8]   联根式流动:中国农村人口阶层分化与社会流动的隐蔽性特征 [J].
王通 .
求实, 2018, (05) :77-89+112
[9]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振兴——基于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视角下的移民思考 [J].
赵旭东 ;
朱鸿辉 .
学术研究, 2018, (08) :43-51
[10]   以农民组织化重建乡村主体性: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 [J].
吴重庆 ;
张慧鹏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3) :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