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2日长江流域灾害性天气灾情、汛情和雨情特征

被引:6
作者
王晓芳
徐明
王婧羽
彭涛
汪小康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灾害性天气; 雨团; 中尺度对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5年6月1—2日灾害性天气使长江流域沿江省份出现严重灾情,众多水库超限,甚至开闸泄洪,长江支流水位上升。6月1—2日长江流域出现了多个强降水雨团,雨团大多数自西向东移动,有少数雨团停滞在局地发展加强;影响湖北南部地区强降水的致灾雨团为一个,强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突发性明显。仅有一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造成湖北南部地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该对流系统生命史10.5 h,对流系统中对流发展极其强盛,回波顶高超过18 km,大于40 d Bz的强回波达到10 km高度,这在长江流域强降水事件中较少见到。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发生短时强降雨的对流云合并作用分析 [J].
刘裕禄 ;
邱学兴 ;
黄勇 .
暴雨灾害, 2015, 34 (01) :47-53
[2]   梅雨锋前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成熟阶段的空气垂直运动分析 [J].
宫宇 ;
罗亚丽 .
热带气象学报, 2014, 30 (04) :687-699
[3]  
Modes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Organization During Meiyu Season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J].王晓芳;崔春光;崔文君;石燕;.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4, 01
[4]   2007年7月8—9日淮河流域特大暴雨过程MCS观测分析 [J].
王晓芳 .
暴雨灾害, 2012, 31 (02) :97-106
[5]   梅雨期一个伴有前导层状降水对流线的结构特征 [J].
王晓芳 ;
胡伯威 ;
李红莉 ;
崔春光 .
高原气象, 2011, 30 (04) :1052-1066
[6]   2009年6月3~4日黄淮地区强飑线成熟阶段特征分析 [J].
孙虎林 ;
罗亚丽 ;
张人禾 ;
刘黎平 ;
王改利 .
大气科学, 2011, 35 (01) :105-120
[7]   湖北一次飑线过程的观测分析及数值模拟 [J].
王晓芳 ;
胡伯威 ;
李灿 .
高原气象 , 2010, (02) :471-485
[8]   2005年6月广东锋前暖区暴雨β中尺度系统特征的诊断与模拟研究 [J].
夏茹娣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9, (03) :468-488
[9]   广东2005年“3·22”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J].
谢健标 ;
林良勋 ;
颜文胜 ;
梁巧倩 ;
刘燕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3) :321-329
[10]   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气候背景和大尺度环流条件 [J].
陶诗言 ;
张庆云 ;
张顺利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