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基于文物保护单位视角

被引:36
作者
戴湘毅
阙维民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矿业遗产; 文物保护单位; 时空分布特征;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经过半个世纪的实施和推广,已经成为中国影响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其收录的矿业遗产无疑是中国矿业文明的代表。通过对文物保护单位中矿业遗产项目信息的提取,建立数据库,对中国矿业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物保护单位中矿业遗产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呈不均衡状态,主要以东部沿海和中部省份居多,边疆和内陆省份较少;空间上的不均衡还表现在矿产类型上,大部分矿产类型主要分布在少数省份;在时间分布上,文物保护单位中矿业遗产的时间跨度较大,单个矿冶点使用延续性较强,周朝到清朝是矿业遗产分布最为集中的时间段。文物保护单位中矿业遗产的时空分布受矿产资源禀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交通通达度等遗产资源因素影响,另外还受我国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和意识形态等文物制度因素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47 / 7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矿业遗产旅游发展研究——兼论安徽铜陵矿业遗产旅游 [J].
鲍捷 ;
陆林 .
经济地理, 2009, 29 (07) :1228-1232
[2]   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J].
阙维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523-534
[3]   中国矿山公园建设及其生态学意义之思考 [J].
何原荣 ;
李丰生 ;
朱晓媚 ;
吴安湘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 (02) :212-215
[4]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山遗迹资源特征及评价 [J].
崔杰 ;
王兰生 ;
许进 ;
樊建利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1) :85-89
[5]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J].
李文华 ;
闵庆文 ;
孙业红 .
地理研究, 2006, (04) :561-569
[6]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J].
陈述彭 ;
黄翀 .
地理研究, 2005, (04) :489-498
[7]   大窑遗址四道沟地点年代测定及文化分期 [J].
汪英华 .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2, (01) :6-11
[8]   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50年 [J].
谢辰生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2, (03) :61-70+126
[9]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现状和远景预测 [J].
毛节华 ;
许惠龙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 (03) :2-5
[10]   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早期开发和中国青铜文明 [J].
华觉明,卢本珊 .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6, (0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