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摇椅效应”

被引:2
作者
李建中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学; 技术; 不确定性; 可能性; 摇椅效应;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8.09.015
中图分类号
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7 ;
摘要
如何理解技术与科学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困扰理论界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剖析科学的不确定性和技术的可能性的本质,运用自然科学的势差理论系统阐释了科学与技术的嵌入、耦合、循环等动力学驱动力产生的根源及其限界作用,并基于科学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科学-技术的"摇椅效应",从机理上分析了科学与技术的互嵌运动,揭示了科学不确定性与技术可能性的互嵌所产生的边缘增强效应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内生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共建: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社会”品格 [J].
郭荣茂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 40 (05) :88-94
[2]   科学发展模式的市场类比研究 [J].
王一雪 .
科学学研究, 2018, 36 (01) :3-10
[3]   知识不确定性寻因 [J].
胡潇 ;
李金梅 .
江海学刊, 2018, (01) :54-61
[5]   从知识理性到实践理性——论技性科学的根源、本质和意义 [J].
郝苑 ;
孟建伟 .
哲学动态, 2014, (12) :94-100
[6]   哲学的未来·人类的未来 [J].
张志伟 .
学术月刊, 2012, 44 (04) :33-39
[7]   对目的实现的可能性论证 [J].
王金元 ;
何涛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82-86
[8]   纳米技术:从可能性到可行性 [J].
王国豫 .
哲学研究, 2011, (08) :97-103+128
[9]   科学-技术关系的历史逻辑与当代特征 [J].
陈凡 ;
李勇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5 (03) :13-19
[10]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辨析 [J].
肖玲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 (01)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