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疑难案件的处理之道——从“彭宇案”切入

被引:6
作者
吴泽勇
机构
[1] 河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彭宇案; 自由心证; 公平责任; 调解; 证明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3 [];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彭宇案的诉讼程序中,面对难以证明的事实要件,法官先后采取了三种处理方式:运用自由心证认定事实;适用公平原则分配双方责任;通过调解回避事实争执。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扩张了的自由心证、以"公平责任"之名的结果责任分担,抑或法院调解,都不足以取代证明责任裁判在证明疑难案件处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一味排斥证明责任判决,不仅让判决的说服力严重受损,更让法官陷入非常不利的处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研究 [J].
顾培东 .
中国法学, 2010, (04) :5-26
[2]   关于“大调解”和“能动司法”的思考 [J].
龙宗智 .
政法论坛, 2010, 28 (04) :98-105
[3]   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 [J].
苏力 .
中国法学, 2010, (01) :5-16
[4]   善意取得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研究 [J].
郑金玉 .
现代法学, 2009, 31 (06) :111-118
[5]   司法公正的法律技术与政策——对“彭宇案”的程序法思考 [J].
张卫平 .
法学, 2008, (08) :138-152
[6]   事实真伪不明处置办法之比较 [J].
李浩 .
法商研究, 2005, (03) :104-111
[8]  
民事诉讼程序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英) 乔罗威茨, 2008
[9]  
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德)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 2005
[10]  
鼓民一初字第212号民事判决书 .2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