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西坝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61
作者
张帆 [1 ]
刘树文 [1 ]
李秋根 [1 ]
王宗起 [2 ]
韩以贵 [3 ]
杨恺 [1 ]
吴峰辉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实验中心
关键词
西坝岩体; 花岗岩; LA-ICP-MS; 锆石U-Pb; 秦岭造山带;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9.124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坝花岗岩位于南秦岭构造带陕西境内,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原位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西坝岩体侵位于印支期,由二长花岗岩样品(XB01-2)得到了219±1 Ma的年龄,花岗闪长岩样品(XB06-1)给出的年龄是218±1 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约218 Ma代表了西坝花岗岩体的成岩时代。西坝岩体的年龄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以及前人研究的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它可能是秦岭主造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33 / 8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印支期南秦岭西茬河、五龙岩体成因及构造意义
    王娟
    李鑫
    赖绍聪
    秦江峰
    [J]. 中国地质, 2008, (02) : 207 - 216
  • [2] 扬子陆块西北缘碧口块体印支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和Pb-Sr-Nd同位素组成:限制岩石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
    张宏飞
    肖龙
    张利
    袁洪林
    靳兰兰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4) : 460 - 470
  • [3] 南秦岭勉县-略阳缝合带印支期光头山埃达克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秦江锋
    赖绍聪
    李永飞
    [J]. 地质通报, 2007, (04) : 466 - 471
  • [4] 南秦岭张家坝岩体和新院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晏云翔
    张成立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 425 - 433
  • [5] 南秦岭勉略带北光头山花岗岩体群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张成立
    张国伟
    晏云翔
    王煜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711 - 720
  • [6]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地区阳坝花岗闪长岩体成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秦江锋
    赖绍聪
    李永飞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697 - 710
  • [7] 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兼论中国大陆主体的拼合
    张国伟
    程顺有
    郭安林
    董云鹏
    赖绍聪
    姚安平
    [J]. 地质通报, 2004, (Z2) : 846 - 853
  • [8] 秦岭柞水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胡健民
    崔建堂
    孟庆任
    赵长缨
    [J]. 地质论评, 2004, (03) : 323 - 329
  • [9]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与勉略缝合带
    张国伟
    董云鹏
    赖绍聪
    郭安林
    孟庆任
    刘少峰
    程顺有
    姚安平
    张宗清
    裴先治
    李三忠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 1121 - 1135
  • [10] 北秦岭老君山和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及构造环境——一种可能的造山带型环斑花岗岩
    王晓霞
    王涛
    卢欣祥
    肖庆辉
    [J]. 岩石学报, 2003, (04) : 650 -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