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中期不同水平的同伴交往变量与孤独感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孙晓军
周宗奎
范翠英
柯善玉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行为; 同伴关系; 社交自我知觉; 孤独感; 多重中介作用;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9.03.009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430名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儿童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行为通过同伴关系、社交自我知觉的多重中介作用对孤独感产生影响,不存在直接效应;社会喜好只通过社交自我知觉的中介作用与孤独感产生联系,也不存在直接效应,而友谊质量与孤独感既存在中介的联系,也存在直接的联系。同伴交往四个水平的变量中,社交自我知觉对孤独感具有最大的预测力,其次分别为友谊质量、社会行为和社会喜好。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 [J].
周宗奎 ;
不详 ;
孙晓军 ;
赵冬梅 ;
Hsueh Yeh .
心理学报, 2005, (06) :70-77
[2]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J].
温忠麟 ;
.张雷 ;
侯杰泰 ;
刘红云 .
心理学报, 2004, (05) :614-620
[3]   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 [J].
池丽萍 ;
辛自强 .
心理科学, 2003, (05) :790-794
[4]   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 [J].
辛自强 ;
池丽萍 .
心理学报, 2003, (02) :216-221
[5]   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 [J].
沃建中 ;
林崇德 ;
马红中 ;
李峰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03) :9-15
[6]   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J].
俞国良 ;
辛自强 ;
罗晓路 .
心理学报, 2000, (01) :59-64
[7]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 [J].
邹泓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02) :39-44
[8]   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 [J].
李淑湘 ;
陈会昌 ;
陈英和 .
心理学报, 1997, (01) :52-60
[9]   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测量学分类方法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性研究 [J].
陈欣银,李正云,李伯黍 .
心理科学, 1994, (04) :198-204+254
[10]   The role of peers and families in predicting the loneliness level of adolescents [J].
Uruk, AC ;
Demir, A .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3, 137 (02) :1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