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57
作者
邹静
王洪卫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银行系统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 突变分析; SVAR模型; 实证研究;
D O I
10.16339/j.cnki.hdxbcjb.2017.01.003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33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接着运用突变分析和S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路径为:"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且它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期限结构效应",即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会增加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但从中长期来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不大,两者可作为互利共生的事物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对我国金融改革有很好的倒逼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监管的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视角 [J].
牛华勇 ;
闵德寅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 (03) :66-71
[2]   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金融环境视角 [J].
李淑锦 ;
毛小婷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0 (06) :15-22
[3]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基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研究 [J].
戴国强 ;
方鹏飞 .
金融论坛, 2014, 19 (08) :13-19+74
[4]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 [J].
李守伟 ;
何建敏 ;
孙婧超 ;
谭音邑 .
华东经济管理, 2014, 28 (01) :92-96
[5]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J].
袁博 ;
李永刚 ;
张逸龙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13, (12) :66-70
[6]   我国上市银行流动性的测度——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J].
解晓洋 ;
童中文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10) :50-56
[7]   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J].
蔚赵春 ;
凌鸿 .
上海金融 , 2013, (09) :28-32+116
[8]   我国信贷周期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 [J].
杨敏 ;
伍艳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3) :66-73
[9]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J].
宫晓林 .
南方金融, 2013, (05) :86-88
[10]  
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MES方法的实证分析[J]. 郭卫东.金融论坛.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