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社会学十年回眸

被引:12
作者
顾金土
邓玲
吴金芳
李琦
杨贺春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环境社会学; 学科定位; 组织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6 [学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中国环境社会学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积累,中国环境社会学在21世纪前10年里在学科定位、学术成果、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学科定位表现在对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的进展。学术成果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的社会成因分析、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受害者的环境抗争领域。组织建设体现在3家较为稳定的学术机构、3次大型学术会议、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可观的人才培养。今后的中国环境社会学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91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建构环境关心的测量模型 基于2003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J].
卢春天 ;
洪大用 .
社会, 2011, 31 (01) :35-52
[2]   论人类的环境行为及其可选择性——基于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的思考 [J].
唐国建 ;
崔凤 .
学习与探索, 2010, (06) :108-112
[3]   环境维权的合法性困境及其超越——以厦门PX事件为例 [J].
张虎彪 .
兰州学刊 , 2010, (09) :115-118
[4]   理论自觉与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J].
洪大用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0, (03) :109-116+159
[6]   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 [J].
张玉林 .
学海, 2010, (02) :66-68
[8]   再论人水和谐——太湖淮河流域生态转型的契机与类型研究 [J].
陈阿江 .
江苏社会科学, 2009, (04) :70-76
[9]   论人水和谐 [J].
陈阿江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0 (04) :19-24+94
[10]   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环境污染问题——东井村个案研究 [J].
罗亚娟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0 (04) :34-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