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76
作者
汪宝卿
张礼凤
慈敦伟
李伟
徐冉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黄淮海; 夏大豆; 相关性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0.03.008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S11 [农业数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地区79份夏大豆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生育期。在亚有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和茎粗。在有限生长型品种中,产量与生育期、茎粗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百粒重间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生育期、茎粗、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数和底荚高度。以亚有限和有限生长型为主的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应根据其不同的结荚习性而有所侧重。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