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安地区断陷期构造特征的地震学证据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8
作者
胡艳飞 [1 ]
于平 [1 ]
孔庆莹 [2 ]
王世煜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北安断陷; 地震反射层; 反转构造; 油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0709 ; 081803 ;
摘要
北安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内的东北部,共有姚家组顶界、泉头组顶界、营城组顶界、基岩顶界四个主要地震反射层位,缺失登娄库组反射层.北安断陷期地层反射能量均较弱,且基本为中低频反射.北安断陷是北安地区最重要的一个断陷,北安断陷西侧发育有北安西断裂,走向北北东,在平面展布上近"S"型,主要发育于侏罗系地层;北安断陷东侧发育有北安东断裂,走向北北东,其特点是上逆下正,从姚家组断至侏罗系地层.北安地区发育有较大的正向反转构造.北安地区反转构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1)反转构造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圈闭;(2)反转构造作用促进了油气再次运移;(3)反转构造作用使地层拱张,产生了许多断裂,改善了储集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455 / 14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构造特征研究 [J].
杨立英 ;
李瑞磊 ;
张江涛 ;
刘财 ;
刘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3) :775-779
[2]   日本海域地壳结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瑞磊 ;
赵雪平 ;
杨宝俊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1) :56-60
[3]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侯贵廷 ;
冯大晨 ;
王文明 ;
杨默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49-53
[4]   略论反转构造的识别及研究方法 [J].
褚庆忠 ;
王长江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2) :4-8+5
[5]   松辽盆地断陷末期反转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J].
方立敏 ;
李玉喜 ;
殷进垠 ;
陈均亮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2) :190-193+220
[6]   松辽盆地反转构造与油气田分布 [J].
张功成,徐宏,刘和甫,朱德丰 .
石油学报, 1996, (02) :9-14
[7]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胡望水 ;
王燮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2) :164-172
[8]  
中国油气区反转构造[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蔡希源等著, 2001
[9]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等著, 1997
[10]  
Inversion tectonics .2 Cooper M A.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