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祁连造山带接合部位基性岩墙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48
作者
陈隽璐 [1 ]
何世平 [2 ]
王洪亮 [2 ]
徐学义 [1 ]
曾佐勋 [1 ]
王宗起 [3 ]
闫全人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秦岭祁连造山带结合部位; 基性岩墙群; 早古生代; LAICPM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基性岩墙群代表了陆壳伸展裂解事件,可为大陆再造及造山作用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提供时间约束。本文利用LAICPMS方法对秦祁造山带接合部位陇山岩群中首次报道的基性岩墙群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440Ma左右的年龄。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在中央造山带中段可能普遍存在440Ma左右的一期伸展裂解事件。这一信息对中央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55 / 4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秦昆结合区两期基性岩墙群40Ar/39Ar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J].
孙延贵 ;
张国伟 ;
王瑾 ;
詹发余 ;
张智勇 .
地质学报, 2004, (01) :65-71
[2]   东北地区新生代侵入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与稀土元素成分分析 [J].
袁洪林 ;
吴福元 ;
高山 ;
柳小明 ;
徐平 ;
孙德有 .
科学通报, 2003, (14) :1511-1520
[3]   北祁连山奥陶纪弧后盆地火山岩浆成因 [J].
夏林圻 ;
夏祖春 ;
徐学义 .
中国地质, 2003, (01) :48-60
[4]   岚皋早古生代碱质煌斑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徐学义 ;
夏林圻 ;
夏祖春 ;
黄月华 .
地球学报, 2001, (01) :55-60
[5]   大陆造山带基底岩块中的基性岩墙群研究——以南秦岭武当地块为例 [J].
周鼎武 ;
张成立 ;
刘颖宇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2) :3-5
[6]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初步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周鼎武 ;
张成立 ;
王居里 ;
刘良 ;
董云鹏 ;
刘颖宇 ;
韩松 .
科学通报, 1997, (23) :2546-2549
[7]   东秦岭早古生代两条不同构造-岩浆杂岩带的形成构造环境 [J].
周鼎武,张成立,韩松,张泽军,董云鹏 .
岩石学报, 1995, (02) :115-126
[8]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 [J].
夏林圻,夏祖春,徐学义 .
西北地质科学, 1995, (01) :1-28
[9]   北大巴山早古生代双模式火成岩套:以高滩辉绿岩和蒿坪粗面岩为例 [J].
黄月华 ;
任有祥 ;
夏林圻 ;
夏祖春 ;
张诚 .
岩石学报, 1992, (03) :243-256
[10]   北祁连山石灰沟奥陶纪岛弧火山岩系岩浆性质的确定 [J].
夏林圻 ;
夏祖春 ;
彭礼贵 ;
任有祥 ;
杨静华 ;
张诚 ;
李智佩 ;
王兴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1, (0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