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亚热带风尘沉积物磁学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19
作者
叶玮
朱丽东
李凤全
陈渠
胡忠行
王天阳
滕飞
杨萍
张珊珊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实验室
关键词
磁化率; 环境磁学; 风尘沉积; 环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 [地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亚热带地区的风尘沉积包括均质红土、黄棕色土、网纹红土和下蜀土等不同类型沉积层。本文选择江西九江(JL)、浙江浦江(PJ)和江苏新港(XG-3)3个剖面,进行了多种磁学参数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黄棕色土与网纹红土在剖面上叠加组成加积型红土剖面构型,两者的磁性矿物含量、类型和磁畴的差异,导致磁化率的不同。黄棕色土磁化率高,磁性矿物含量高,磁性颗粒以细小的亚铁磁性矿物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根据半定量估算,黄棕色土样品中SP颗粒含量大多介于50%75%之间,其中的古土壤样品SP颗粒含量多数大于75%。网纹红土磁化率低,磁性矿物含量低,磁性颗粒粒径较黄棕色土粗,矿物类型以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为主。2)下蜀黄土具有较高的χ,χfd,SIRM和χARM;χ和χfd呈正相关关系(r2=0.87),黄土层的χARM/SIRM与χARM/χ远低于古土壤,反映除较细的粒度组分外,还有较粗的PSD/MD颗粒存在。细颗粒亚铁磁性矿物对磁化率贡献较大。3)据磁学参数辅以其他理化指标推测,黄棕色土与下蜀黄土形成环境与现在亚热带环境类似,但黄棕色土以较低的粉砂与粘土比值反映其化学风化作用较下蜀黄土强,显示了一定的纬度效应。4)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的网纹红土磁学特征类同,粒度组成和地球化学指标也相似,反映形成时期区域内的自然要素的地带性分异不及今日明显。另一方面,网纹红土中较高的HIRM、矫顽力和居里温度指示其含有较多的赤铁矿,而且磁性矿物颗粒较其上的黄棕色土粗,全铁含量略高于黄棕色土,87Sr/86Sr比值也较黄棕色土高,所有这些都佐证网纹红土与黄棕色土可能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物质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911 / 92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基于粒度分级的九江红土理化特征及环境意义.[D].张明强.浙江师范大学.2011, 05
[2]  
中亚热带加积型红土及其所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变化探讨.[D].朱丽东.兰州大学.2007, 05
[3]   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J].
聂军胜 ;
昝金波 ;
宋友桂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576-587
[4]   南方红土的磁性矿物组成及其区域性差异 [J].
刘彩彩 ;
邓成龙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626-634
[5]   西峰黄土-红粘土序列有机质记录及其对磁化率古气候意义启示 [J].
谢巧勤 ;
陈天虎 ;
徐晓春 ;
孙玉兵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709-718
[6]   兰州九州台黄土磁性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研究 [J].
刘现彬 ;
夏敦胜 ;
贾佳 ;
魏海涛 ;
赵爽 ;
李冠华 ;
于英鹏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761-770
[7]   黄土高原与伊犁黄土磁学特征对比及启示 [J].
贾佳 ;
夏敦胜 ;
王博 ;
李冠华 ;
赵爽 ;
刘现彬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749-760
[8]   全新世黄土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及磁化率和粒度参数灵敏性探讨 [J].
赵国永 ;
刘秀铭 ;
吕镔 ;
陈渠 ;
陈家胜 ;
郭晖 ;
马明明 ;
丰华 ;
刘植 ;
李平原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777-784
[9]   庐山JL剖面红土磁化率特征及古环境记录 [J].
朱丽东 ;
姜永见 ;
张明强 ;
叶玮 ;
李凤全 ;
冯义雄 .
山地学报, 2011, 29 (04) :385-394
[10]   江西九庐公路红土剖面的磁学特征及其反映的风化成土作用 [J].
胡忠行 ;
朱丽东 ;
张卫国 ;
叶玮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5) :1319-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