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白龙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

被引:55
作者
谢余初
巩杰
张玲玲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 PSR模型; 地貌灾害; 白龙江流域;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5.06.016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以地貌灾害频发的甘肃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其时空变化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白龙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逐渐上升,中高安全等级以上的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流域内低生态安全区域主要集中在舟曲-武都段白龙江两岸区域、宕昌县西北区域和迭部县北部山区,高安全区域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林业发展区等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其分布格局与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地貌灾害的风险分布格局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790 / 7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基于GIS-Markov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 [J].
王耕 ;
王嘉丽 ;
龚丽妍 ;
苏柏灵 ;
刘秋波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957-964
[12]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化过程分析——以东莞市为例 [J].
杨青生 ;
乔纪纲 ;
艾彬 .
生态学报, 2013, 33 (04) :1230-1239
[13]   基于GIS的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J].
周寅康 ;
金晓斌 ;
王千 ;
杜心栋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465-1472
[14]   基于地质灾害的陇南山区生态风险评价——以陇南市武都区为例 [J].
巩杰 ;
赵彩霞 ;
王合领 ;
孙朋 ;
谢余初 ;
孟兴民 .
山地学报, 2012, (05) :570-577
[15]   基于RS和GIS的济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 [J].
吕建树 ;
吴泉源 ;
张祖陆 ;
刘洋 .
地理科学, 2012, 32 (08) :928-935
[16]   基于PSR模型的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概念框架 [J].
彭建 ;
吴健生 ;
潘雅婧 ;
韩忆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7) :933-940
[17]   基于GIS陇南市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J].
刘英英 ;
石培基 ;
刘春雨 ;
魏伟 ;
魏晓萍 ;
李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1) :39-43
[18]   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 [J].
陈星 ;
周成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6) :8-20
[19]   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J].
左伟 ;
王桥 ;
王文杰 ;
吴秀芹 ;
杨一鹏 ;
杨丽静 ;
朱晓华 .
地理科学, 2005, (02) :209-214
[20]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 [J].
马克明 ;
傅伯杰 ;
黎晓亚 ;
关文彬 .
生态学报, 2004, (04) :76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