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南槽底沙再悬浮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蒋智勇
程和琴
陈吉余
周天瑜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 再悬浮; 重金属;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31.2 [水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长江口南槽底部水样中的含沙量、悬沙粒径以及水相和悬浮相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分析 ,探讨重金属的吸附规律及底沙再悬浮对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依据长江口南槽底层悬浮相 8种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显著性分析 ,将重金属元素分为 3类 ,分析表明 ,重金属元素在该水域进行的是选择性置换吸附。同时 ,主成分分析表明 ,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 89.3% ,两主成分已能较好地反映该水域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70 .4% ,主要反映第一类元素 Cu、Zn、As、Cd,说明这 4种元素对长江口南槽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最大。含沙量与元素吸附量的相关分析表明 ,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 ,单位质量悬浮泥沙吸附重金属元素的能力下降 ,总吸附量上升 ,但南槽底沙较强的再悬浮作用影响了相关显著性。水相中重金属浓度与底沙再悬浮作用强度有关 ,依据浓度剖面ACP图像 ,涨、落急阶段再悬浮作用强 ,泥沙含量高 ,重金属浓度一般较转流阶段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浓度预测
    蒋智勇
    程和琴
    陈吉余
    陈中原
    [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2, (04) : 372 - 379
  • [2] 1998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期河口区床面泥沙运动特征
    程和琴
    李茂田
    [J]. 泥沙研究, 2002, (01) : 36 - 42
  • [3] 水体悬移质对重金属吸附规律研究——以长江宜昌段为例
    方涛
    张晓华
    肖邦定
    敖鸿毅
    徐小清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2) : 185 - 192
  • [4] 长江河口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迁移[J]. 陈沈良,周菊珍,谷国传.广州环境科学. 2001(01)
  • [5] 长江河口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迁移[J]. 陈沈良,周菊珍,谷国传.广州环境科学. 2001 (01)
  • [6] 长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泥沙过程
    时钟
    陈伟民
    [J]. 泥沙研究, 2000, (01) : 28 - 39
  • [7] 长江口粗粉砂和极细砂输移特性研究——幕式再悬浮和底形运动
    程和琴
    宋波
    薛元忠
    毛兴华
    [J]. 泥沙研究, 2000, (01) : 20 - 27
  • [8] 再论泥沙起动流速
    窦国仁
    [J]. 泥沙研究, 1999, (06) : 1 - 9
  • [9] 南汇咀~嵊泗海域水体重金属元素分布及其污染评价
    谷国传
    胡方西
    胡辉
    张正惕
    周菊珍
    孙振斌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 79 - 86
  • [10] 河口涨潮槽的演变及治理
    沈焕庭
    李九发
    金元欢
    [J]. 海洋与湖沼, 1995, (01) : 83 -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