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江口南槽底部水样中的含沙量、悬沙粒径以及水相和悬浮相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分析 ,探讨重金属的吸附规律及底沙再悬浮对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依据长江口南槽底层悬浮相 8种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显著性分析 ,将重金属元素分为 3类 ,分析表明 ,重金属元素在该水域进行的是选择性置换吸附。同时 ,主成分分析表明 ,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 89.3% ,两主成分已能较好地反映该水域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70 .4% ,主要反映第一类元素 Cu、Zn、As、Cd,说明这 4种元素对长江口南槽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最大。含沙量与元素吸附量的相关分析表明 ,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 ,单位质量悬浮泥沙吸附重金属元素的能力下降 ,总吸附量上升 ,但南槽底沙较强的再悬浮作用影响了相关显著性。水相中重金属浓度与底沙再悬浮作用强度有关 ,依据浓度剖面ACP图像 ,涨、落急阶段再悬浮作用强 ,泥沙含量高 ,重金属浓度一般较转流阶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