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浓度预测

被引:3
作者
蒋智勇
程和琴
陈吉余
陈中原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学和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4] 杭州
[5] 上海
[6] 上海
关键词
再悬浮; 回归分析; 长江口;
D O I
10.16058/j.issn.1005-0930.2002.04.008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声学悬沙浓度剖面仪(AcP-1)和Endeco流速仪、双频测深仪等对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的浓度、流速和盐度、水深等进行连续14h定点同步观测.对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转流阶段再悬浮频率较小,强度较大;涨(落)急阶段,再悬浮频率较大,强度较小;过渡阶段,再悬浮频率和强度随流速同相变化;底沙再悬浮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盐度、流速、水深和悬沙粒径.再悬浮浓度与流速、盐度、水深和悬沙粒径的线性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系数达0.91,且流速、水深和粒径与之呈正相关,盐度与之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Acoustic imaging of cohesive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re-entrainment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East China Sea
    Shi, Z
    Ren, LF
    Zhang, SY
    Chen, JY
    [J]. GEO-MARINE LETTERS, 1997, 17 (02) : 162 - 168
  • [2] 床面形态判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黄才安
    王进
    [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2, (01) : 51 - 56
  • [3] 1998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期河口区床面泥沙运动特征
    程和琴
    李茂田
    [J]. 泥沙研究, 2002, (01) : 36 - 42
  • [4] 长江口水下微地貌运动高分辨率探测研究
    程和琴
    李茂田
    薛元忠
    周天宇
    宋波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10) : 79 - 85
  • [5] 潮流和波浪作用下悬移质挟沙能力的研究
    曹文洪
    张启舜
    [J]. 泥沙研究, 2000, (05) : 16 - 21
  • [6] 长江口粗粉砂和极细砂输移特性研究——幕式再悬浮和底形运动
    程和琴
    宋波
    薛元忠
    毛兴华
    [J]. 泥沙研究, 2000, (01) : 20 - 27
  • [7] 长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泥沙过程
    时钟
    陈伟民
    [J]. 泥沙研究, 2000, (01) : 28 - 39
  • [8] 再论泥沙起动流速
    窦国仁
    [J]. 泥沙研究, 1999, (06) : 1 - 9
  • [9] 波浪边界层中细颗粒粘性泥沙的再悬浮和扩散输移
    樊社军
    ChiangC.Mei
    虞志英
    [J]. 泥沙研究, 1999, (02) : 22 - 29
  • [10] 长江口南港航道沙波群研究
    杨世伦
    张正惕
    谢文辉
    贺松林
    [J]. 海洋工程, 1999, (02) : 80 - 89